石延年《南朝》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南朝人物盡清賢,不是風流即放言。②
三百年間卻堪笑,絕無人可定中原。③
【注釋】 ①南朝:指東晉、宋、齊、梁、陳五朝。從東晉建武元年(317)到隋文帝開皇九年(589)陳亡而隋統一。五朝均偏安江南,達272年,即詩中所言“三百年間”,未能收復中原,南北統一。②清賢:清明和賢良。此為反譏之詞。放言:放誕空論。③中原:泛指黃河中、下游流域廣大地區。南北朝時為北朝所據。
【譯文】 誰說南朝沒有濟世之才,豈不盡是清明賢良的翩翩君子。不是風流倜儻的清客,就是放言空談的名士。茍且偷安已近三百年了,即此一端也堪為后人不齒。竟無一人奮起收復中原失地,做個完成統一大業的報國志士。
【集評】 宋·劉克莊:“歐公尤重其人,范公有‘鑿幽索秘,破堅發奇,高凌云霓,清出金石’之評。集中……警句尚多……《南朝》詩云云,皆清拔有氣骨。”(《后村詩話》續集卷一)
今·倪其心、許逸民:“這首詠史詩可謂快人快語,一針見血。從歷史的觀點看,也許這詩的論斷太極端;但從北宋的國情看,卻是集中道破愛國志士的憂憤。……正是出于這種愛國的憂憤,詩人采取了攻其一點的極端論斷,借題發揮,以古諷今,激烈抨擊了北宋朝廷的妥協茍安。歐陽修稱贊石延年‘詩格奇峭’(《六一詩話》),此詩可作一例。”(《宋人絕句選》第22頁)
【總案】 詠史,其實是諷喻現實。這首詠史詩,以南朝屈踞半壁江山,茍且偷安,未能完成統一中原的歷史教訓,諷喻當時北宋朝野,無人以收復北方失地為己任者。詩人企盼報國志士奮然而起。在反譏諷刺之中,益見其憂憤之情的深重激切。
上一篇:曹《南徐懷古呈吳履齋》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劉子翚《南溪》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