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七言詩·江村》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杜 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來堂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
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
多病所需惟藥物,微軀此外更何求。
【原詩今譯】
一道清澈的江水環繞著村子淌流,
夏日江岸上的村莊,安靜而清幽。
屋梁上的燕子自由來去歡樂無比,
江中的鷗鳥波面相依,十分和睦。
老妻在紙上畫著棋盤,讓我清閑,
幼子已會釣魚,將鐵針敲成釣鉤。
藥物是我的所需,仗著它來養老,
除此之外,我微賤的人再無它求。
【鑒賞提示】
這首詩作于唐肅宗上元元年 (760) 的夏天。在幾個月前,詩人經過了長期流亡生活,從同谷(今甘肅成縣)來到四川,在成都浣花溪畔建立了一個草堂。當時的成都因受戰亂影響少,較其他地方相對安定和富庶。故人的經濟資助給予詩人以生活保障,草堂又給詩人棲身之所。在這種情況下,詩人暫時忘掉了社會的動亂和個人的不幸,沉醉在大自然的美景和人倫之樂中。《江村》便是這時期詩人幽靜的江村夏日生活的片斷記載。
這首詩一開始,首先向我們介紹了江村的地理環境和節候,并向我們說明夏天的江村中,是有著不少幽閑有趣的樂事的。詩的第一句:“清江一曲抱村流”,向我們展示了江村的總體畫面,清澈的江水在這里曲折流過,在江水形成的一帶彎曲之中,座落著一個美麗的小村莊。這里詩用了一個“抱”字,準確生動地勾勒出江、村之間地理位置關系。第二句中的“事事幽”則告訴我們整首詩的主旨。整聯中,“江”、“村”二字重復出現,先是分開,后是合在一起,如蝴蝶穿花,撩人眼目。讀者于輕松活潑之中,不知不覺地加深了對江村的印象。
在第二聯中,詩人先向我們介紹了江村的景物之幽:村中的燕子,悠閑自在地出入于家家戶戶的房梁上,頗有一種安居樂業的味道,而江中的白鷗則與村人相互親近,毫無猜忌之心。這里寫的是江村特有的自然景觀,從另一個側面襯托出了江村生活的安定和江村居民的淳厚樸質。
江村的夏日里自然萬物如此寧靜和諧,詩人一家又如何呢?第三聯緊接著寫人事之幽。年老的妻子,依然一片癡情,此刻正忙著往紙上畫棋盤,好和詩人在村莊中鎮日消閑。而小兒子也已恢復了戰亂中一度失去的頑皮好動的天性,在那里努力將針敲彎作魚鉤,打算到江中去釣魚呢。
這一切:生活的安定、大自然的美好、天倫的完聚,對于長期戰亂中妻離子散、過著流亡生活的詩人來說,幾乎可以說是至善至美的了,因此,詩人在結語表示:“多病所需惟藥物,微軀此外更何求。”如今除了我因長期戰亂中殘留下來的老病所需的一些藥物之外——而這又不是很難找到的,我可以說是別無所求了!
這首詩在結構上的又一特點是: 第一聯先總言江村夏日的幽事之多,二、三聯分別寫物事與人事。第二聯所寫物事,出句與村相關,對句與江相關。第三聯所寫人事,也是出句與村聯系,對句與江相關;無論人事、物事,都是夏日江村所特有的。全詩以議論作為結尾,抒發了詩人對這一切的感受。整首詩富有生活情趣,燕子、沙鷗,老妻、稚子,甚至清江、村莊都寫得親切動人。
杜甫的詩句向來以“工愁”著稱。的確,生活給予詩人的是太多的折磨和失望,要想在杜詩里面多發現一些像這樣輕松、自然的作品實在是不容易的,杜甫一生中也只有在這一時期才這樣輕松過。詩人對生活的要求是多么容易滿足呀!這首詩與本書所選《絕句漫興九首》是同時期的作品,其格調也相近。本詩形式上于嚴謹之中見出活潑靈動、語言明白如話,一反其律詩多用典、詩意艱深的特點。
上一篇:杜牧《七言詩·江南春》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趙嘏《七言詩·江樓感舊》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