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七言詩·春夜》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王安石
金爐香燼漏聲殘,剪剪清風陣陣寒。
春色惱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欄桿。
【原詩今譯】
金爐里插香燃盡更深夜闌,
晚風料峭帶來了陣陣春寒。
撩逗的春色令人欲睡不能,
月光移動,花影印上欄桿。
【鑒賞提示】
王安石在寫給他朋友俞秀老的詩中曾這樣寫道: “君詩何以解人愁,初日紅蕖碧水流?!庇纱丝梢?,王安石對于詩不僅崇尚一種靜穆淡遠、自然流麗的風格,而且還要求詩必須富于獨創性,要像“初日紅蕖”和“碧水”那樣,“雖終古常見而光景常新”(李德?!段恼抡摗?。受這種詩論的影響,王安石的詩往往出語不凡,構思別致,清新婉麗,饒有情致。這首七言絕句《春夜》便堪稱為較有代表性的一首。
首先,從取材的角度來看,這首詩雖然只是描寫春景,但它既沒有像一般詩人那樣僅僅描寫鮮花翠柳,煦日和風,也沒有著意去表現春回大地、萬象更新的景象,只是別出心裁地選擇了一個寂靜冷寞的春夜,而且是一個更深夜闌、即將黎明的瞬間。這樣的選擇,不僅能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戀春之情:即春景的美好,使人白天觀之不足,晚上也舍不得輕易入睡,一直看到了“金爐香燼漏聲殘,剪剪清風陣陣寒”的黎明時分,仍發現了“月移花影上欄桿”的迷人景色,仍然“眠不得”。同時,也能引起讀者的美好聯想:月色朦朧的黎明時分春景尚且如此的迷人,而當第二天,在暖融融的春陽的照耀下,萬物都著上了春的色彩的時候,春景又該是多么美好啊!
其次,從作者的藝術構思來看,這首詩雖然著意要描寫春景的美好,但卻并沒有一開始就把春景之好表現出來,反而用了“金爐香燼漏聲殘”“剪剪清風陣陣寒”等句子把自己愛春、惜春的感情深藏起來?!跋銧a”“聲殘”“清風”“寒”等字眼兒,似乎描寫一個殘破的景象更為合適,作者把它們用在這兒,不僅暫時把讀者弄得摸不著頭腦,而且還為后文起了“蓄勢”的作用,其文心之曲,令人嘆為觀止。緊接著,詩的第三句還不肯輕易點破,明明是愛春,卻故作反語,說“春色惱人”! 明明是作者貪戀春景舍不得去睡覺,他卻抱怨“春色”攪得他無法入睡,是愛春還是怨春,一時真讓人捉摸不透!直到最后,作者才不緊不慢地說破理由:原來,他一直在等著看“月移花影上欄桿”的優美景致啊!這一句,如重壓千斤的“秤錘”,它既承順前文,輕輕地點出了時間已經很晚,月亮甚至都偏西了,又跳出了前文,寥寥數語,創造出一個無比潔美、使人一下子就能陶醉其中的境界;它既悄悄地揭出了所謂“春色惱人”,使作者“眠不得”的原因,同時又把“香燼”“聲殘”“清風”“寒”等讓人解不透的詞做了明白的注釋:原來,作者是為了貪看“月移花影上欄桿”的優美景色而不顧時間晚、清風寒啊! 至此,這些用來表現殘破景象的詞語與“月移花影”的境界便和諧地統一起來了。
上一篇:崔涂《七言詩·春夕旅懷》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陳子昂《五言詩·春夜別友人》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