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蘇軾·惠崇春江晚景二首①(其一)》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題解
這首詩一題作《惠崇春江曉景》,或題作《書袞儀所藏惠崇畫》,是蘇軾于神宗元豐八年(1085)在汴京作一首題畫詩。
原文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②
注釋
①惠崇:宋初僧人,能詩善畫。 ②蔞蒿:一種水草,既是河豚魚的食物,又是魚羹的佐料,且能解毒。河豚:一種味美而有毒的魚。
賞讀
這首詩的第一句寫的是地面景物,“竹外桃花三兩枝”,竹子和竹外開放的桃花,雖然只有稀疏的幾枝,但春意盎然。第二句寫的是江上景物,“春江水暖鴨先知”,江水和水上浮游的鴨子。第三句“蔞蒿滿地蘆芽短”,寫的是岸邊景物,布滿地面的蔞蒿和新出嫩芽的蘆葦。從這三句詩里,把畫中江南早春春江鴨戲圖再現出來。一共有六種景物,從中也可以看出惠崇春江晚景圖的布局。并且詩人的筆力透出畫面,深入到畫中景物的“內心世界”去了,把“春江水暖”的信息,通過“鴨先知”的感知傳達出來,給人一種生機勃勃、春意盎然的感受,詩比畫的抒情意味更為濃烈。詩的第四句是作者由畫面,憑經驗作出的判斷是畫面所不能見到的,“正是河豚欲上時”。
這首詩做到詩與畫兩相映襯,成為珠聯璧合的整體。同時它又離開畫,用語言藝術的豐富手段再選了惠崇筆下的春江晚景這一美妙的景境,創造了一個比畫境更圓滿更豐富的藝術境界。
上一篇:《唐詩·李紳·憫農二首(其二)》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下一篇:《唐詩·張九齡·感遇四首(其四)》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