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jīng)《雅小雅鴻雁之什·鶴鳴》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鶴鳴于九皋,聲聞于野。①魚潛在淵,或在于渚。②
樂彼之園,爰有樹檀,其下維榖。③它山之石,
可以為錯。④
鶴鳴于九皋,聲聞于天。魚在于渚,或潛在淵。
樂彼之園,爰有樹檀,其下維榖。⑤它山之石,
可以攻玉。⑥
【注釋】 ①鶴:即仙鶴,喻隱居的賢者。九皋(gao 高):深遠的沼澤淤地。《箋》:“皋,澤中水溢出所為坎。自外數(shù)至九,喻深遠也。”②渚(zhu 主):水中的小塊地,小洲。這里指渚邊淺水中。③爰:語氣詞。樹檀(tan 談):檀樹,又稱紫檀,其木材很貴重,可作車之輪、輻。④它山之石:喻別國的賢人。一說它山即“蛇山”,山名。錯:《毛傳》:“錯石也,可以琢玉。” ⑤榖(gu 谷):樹名,即楮,葉似桑而多澀毛,皮可造紙。⑥攻:治,雕琢。
【譯文】 仙鶴長鳴,在深遠沼澤的水邊;聲音卻傳向四野,傳得又高又遠。魚兒潛藏在無底深淵,有的也戲游在淺水洲灘。令人喜悅的那個林園,生長著高大珍貴的紫檀,軟棗樹叢則在它的下面。他鄉(xiāng)山上的石頭可以當(dāng)錯,用它來把玉石雕琢。仙鶴長鳴,在深遠沼澤的水邊;聲音卻傳向四方,傳到廣闊的云天。魚兒戲游在小洲旁的淺灘;有的也潛藏在無底深淵。令人喜悅的那個林園,珍貴的紫檀枝葉參天,楮樹就生長在它的下邊。他鄉(xiāng)山上的石頭可以當(dāng)錯,用它來把玉石琢磨。
【集評】 清·姚際恒:“通篇皆比意,章法絕奇。”“‘鶴鳴’二句,言賢者自有聞也。‘魚潛’二句,言賢者進退不常也。‘樂彼’三句,言用舍位置宜審也。‘它山’二句,言必藉賢以成君德也。”(均《詩經(jīng)通論》卷十)
清·方玉潤:(“樂彼”三句)“此中有人,呼之欲出。”“‘園’字是全詩眼目,前后景物,皆園中所有。”(均《詩經(jīng)原始》卷十)
清·牛運震:“起筆極高騫。雜引不倫,正自錯綜入妙。……‘其下維萚’,單拖一筆,連下一韻,錯落。”“(二章)略易數(shù)字,往復(fù)詠嘆,意味更深。‘在渚’、‘在淵’顛倒,意極活妙。”“調(diào)高意遠。一篇寓言隱語,比物連類,妙得諷諫之旨。”(均《詩志》卷三)
今·陳子展:“《朱子語類》云:‘《鶴鳴》做得巧,含蓄意思全不發(fā)露。’……王夫之《夕堂永日緒論》云:‘《小雅·鶴鳴》之詩,全用比體,不道破一句,三百篇中創(chuàng)調(diào)也。……’沈德潛《說詩晬語》云:‘《鶴鳴》本以誨宣王,而拉雜詠物,意義若各不相綴,難于顯陳,故以隱語為開導(dǎo)也。漢枚乘《奏吳王書》本此。’今按:《鶴鳴》似是一篇《小園賦》,為后世田園山水一派詩之濫觴。……倘謂有賢者隱居其間,亦止是詩人言外之意,讀者推衍之意。務(wù)求甚解,何異射覆猜謎?”(《詩經(jīng)直解》,復(fù)旦大學(xué)出版社,1983年版)
【總案】 這首詩是《詩經(jīng)》中的名篇,主旨是諷諫上層統(tǒng)治者注意招賢納士,重視各種人才的使用。但因為此詩在藝術(shù)手法上十分含蓄,又富于哲理,所講的道理可以演繹到許多方面,所以不少人對此詩的主旨提出了不同看法,上面所舉陳子展先生的意見即是一種。然而,《毛傳》、《鄭箋》都以此詩為教誨周宣王求賢訪隱的,漢代常把隱居的賢者稱為“鶴鳴之士”。又據(jù)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齊詩》的解說也把《鶴鳴》與隱士聯(lián)系起來。由此看來,認為這首詩講的是重視招隱納士,合理利用人才,當(dāng)是有所本而可信的。
上一篇:漢詩《劉邦·鴻鵠歌》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詩經(jīng)《雅·小雅·谷風(fēng)之什·鼓鐘》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