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國風召南·羔羊》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羔羊之皮,素絲五紽。①退食自公,委蛇委蛇。②
羔羊之革,素絲五緎。③委蛇委蛇,自公退食。
羔羊之縫,素絲五總。④委蛇委蛇,退食自公。
【注釋】 ①羔羊:本來小羊叫羔,大羊叫羊,這里泛指羊。羔羊之皮,指官吏所穿的羊皮襖。素絲:白絲。五紽(tuo駝):衣襟一側用絲帶做的五個紐子,用來結衣,相當于現在的紐扣。②退食自公:即自公退食,從公府下班回家吃飯。委(wei威)蛇(yi移):大搖大擺、洋洋自得的樣子。③革:皮襖里。五緎(yu域):衣襟另一側用絲帶做的五個套兒,相當于現在的扣眼,穿上衣后,把紽放入緎內。④縫:借為“髼”(peng朋),多而亂的毛,即指皮襖。五總:五個絲結。結,即把紽放入緎內。
【譯文】 穿著一身羊皮襖,一排五個白絲紐扣銀光耀。退朝回家去吃飯,搖搖擺擺洋洋自得好逍遙。穿著一身羊皮襖,一排五個白絲扣眼銀光耀。搖搖擺擺洋洋自得好逍遙,退朝回家一吃二喝填個飽。穿著一身羊皮襖,一排五個白絲結子銀光耀。搖搖擺擺洋洋自得好逍遙,退朝回家大吃大喝填個飽。
【集評】 清·姚際恒:“‘退食自公,委蛇委蛇’,摹神。”(《詩經通論》卷二)
清·方玉潤:“摹神。三章回環諷詠,有歷久無改厥度之意。”(《詩經原始》卷二)
清·顧鎮:“全詩純用詠嘆,只末二語錯綜顛倒。”(《虞東學詩》卷一)
清·劉沅:“虛處傳神、淡處著筆之法。”(《詩經恒解》卷一)
【總案】 統治階級的官僚們吃穿講究、志滿意得、作威作福,詩人寫了這首詩予以揭露、諷刺和鞭撻。詩截取官吏生活的一個小鏡頭,反復點染、諷詠,就使官吏既丑惡又滑稽的形象躍然紙上,也使詩人的嘲諷鄙夷之意得到了既委曲又充分的表達。魯迅說:“非寫實決不能成為所謂‘諷刺’,非寫實的諷刺,即使能有這樣的東西,也不過是造謠和誣蔑而已。”(《且介亭雜文二集·論諷刺》)這首詩不染指夸張,而是通過對生活的寫實來展示生活自身的不合理,正體現了這樣的原則。
上一篇:漢詩《古詩二首·甘瓜抱苦蒂》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詩經《國風·鄭風·羔裘》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