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澤《早發》宋山水詩鑒賞
宗澤
傘幄垂垂馬踏沙,水長山遠路多花。
眼中形勢胸中策,緩步徐行靜不嘩。
《早發》描畫的是一幅戰前行軍圖。作者宗澤,是宋代抗金名將。詩中寫他在清晨率領軍隊,肅靜不嘩地行進在兩旁綴滿野花的路上,與悠悠的流水,綿延的大山相伴而行。作者胸有成竹,鎮定自若,正信心百倍地等待著一場即將到來的廝殺。
詩的首句即寫軍隊在行進,著重渲染行軍隊伍的整肅,表現軍紀的嚴明。“傘幄(wò)”,指的是將軍出行時所用的儀仗。從晉代開始,官員出行,儀仗隊里都有傘。“垂垂”,是張開的傘移動飄掛的樣子。作者用 “傘幄”表示自己就在行軍的隊伍之中。“垂垂”這一疊詞又加強了視覺形象的逼真感。“馬踏沙”則在視覺的畫面中加進了聽覺的形象。我們仿佛看到大軍如浩浩蕩蕩的鐵流從山原水野奔流而過。我們還好象聽到戰馬踩在沙地上所發出的沙沙之聲。這是寂中之音,更反襯出清晨大自然的寧靜,以及行軍隊伍正在有秩序地、無聲地行進。詩一開篇,便以穩健平實的語言描繪出行軍的情境、氛圍,使人有如身臨其境,并已感受到作者在運筆時所顯示的從容不迫的大將風度。
次句,作者把筆墨揮灑在行軍中所見的自然景色上。“水長山遠”四字,包含了雙重意蘊。既指流水的蜿蜒,高山的綿亙,也暗示行軍道路的漫長。“路多花”,描寫道路兩旁盛開著爛熳的野花。這一句寫景,文字樸素無華,但卻景中有人。我們宛然看見身為大軍主帥的作者,此時正忘情于青山碧水之中,暢吸清晨山野間的清新空氣,欣賞路旁如霞似錦的鮮花。他在激戰前的行軍中仍有如此雅興,可見他對祖國壯麗河山的熱愛,對戰事早已勝算在握。這就為下面一句作了很好的鋪墊。
第三句直接描寫作者的思想活動。“眼中形勢”是指他非常了解當時的抗金形勢; “胸中策”,寫他對于軍事戰略戰術已經考慮成熟。七個字,十分簡括地表現出一位名將的高瞻遠矚、深謀遠慮。在句法上疊用“胸中”、“眼中”,也使節奏輕快流暢,有助于烘托將軍輕松自如的心情。
結句緊承上句,寫將軍的行動。正因為他早已運籌帷幄,又在馬背上對戰略戰術作了充分的考慮,所以他不急不躁,命令部隊放慢速度,沉著穩健地向前挺進。這一句用了加倍渲染寫法,“緩步”、“徐行”、“靜不嘩”,逐層渲染行軍隊伍的肅靜。“靜”字是一篇之“詩眼”,是全詩所要渲染的情調氣氛的總特點。詩人巧妙地把大自然在清晨的寧靜、部隊行軍時的肅靜、以及激戰前夕的寂靜融合在一起,從而烘托出主帥非凡的鎮定氣度,大軍嚴明整肅的紀律,使人感到這支正義之師充滿了必勝的信念。
錢鐘書先生評宗澤詩“平平實實,并不在文字上用功夫” (《宋詩選注》),此詩即體現了這一特色。 難得的是,它以平實的詞句、短小的篇幅,表現出宏大的場面,深沉的思想內容。古代有不少山水行旅詩,但象《早發》這樣一首出自名將手筆的山水行軍詩,卻是鳳毛麟角。這正是它得以流傳至今的原因。
上一篇:杜甫《旅夜書懷》唐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
下一篇:陳陶《早發始興》唐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