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袁去華·安公子》
袁去華
弱柳絲千縷,嫩黃勻遍鴉啼處①。寒入羅衣春尚淺,過一番風(fēng)雨。問燕子來時,綠水橋邊路,曾畫樓、見個人人否②?料靜掩云窗,塵滿哀弦危柱。庾信愁如許,為誰都著眉端聚。獨立東風(fēng)彈淚眼,寄煙波東去。念永晝春閑③,人倦如何度? 閑傍枕、百囀黃鸝語。喚覺來厭厭,殘照依然花塢④。
【鑒賞】 本詞為初春懷人之作。客居他鄉(xiāng)而至春日,倦游思?xì)w之心自然而生。詞人把傷離的意緒抒寫得凄婉深厚。
上闋由景到人。開頭二句寫充滿活力和盎然生機的早春景色。細(xì)柔的柳條,千絲萬縷,一片片鵝黃的顏色; 柳樹叢中,鴉雀在嘰嘰喳喳的鳴叫。“寒入羅衣春尚淺” 二句由景及人,抒發(fā)其思念戀人的悲懷。還是早春,剛剛又過去一陣風(fēng)雨,輕寒陣陣,侵入衣裳。詞中人觸景生情,“問燕子來時,綠水橋邊路,曾畫樓、見個人人否?” 詢問剛飛回的燕子,在來時路過的綠水橋邊,在那畫樓中,可曾看到我的心上人?作者以問句、以托燕來寫離情,表達(dá)思人夢魂之所牽。末二句緊承上句,主人公展開想象: 料想她也和我一樣,關(guān)上云窗,靜思默想,任憑琴上落滿灰塵,也無心打理。這里“哀” “危” 二字,寫琴喻人,叫人傷感不已。
下闋由人到景。“庾信愁如許,為誰都著眉端聚。”詞人以庾信自比,故作設(shè)問,含有對意中人的埋怨情調(diào),情致尤深: 我的憂愁像庾信那樣多,不知為誰而雙眉緊皺,難以展開?“獨立東風(fēng)彈淚眼” 二句,寫詞中人獨立在春風(fēng)中,淚水不住地灑落,思緒隨著江水向東流而去。接著“念永晝春閑” 二句,詞人又設(shè)一問,借以反襯內(nèi)心愁恨之深。想到這晝長春閑的時日,身心疲憊之人怎么熬得過去? “閑傍枕、百囀黃鸝語。”閑靠孤枕,淺睡之中,時而會聽到那黃鸝鳥婉轉(zhuǎn)不停的叫聲。末二句以美景襯哀情: 醒后更覺無聊,只見斜陽還照在花圃上。景致何其美,而伊人不在,豈不令人更加感傷,言雖止而意無盡。下闋直抒胸臆,將內(nèi)心的情思層層傳出,情真意切,刻骨銘心。構(gòu)思別致,章法新穎。
這首詞結(jié)構(gòu)精巧,以寫景始,又以寫景終,前后照應(yīng); 寫情處層層深入,曲折宛轉(zhuǎn),跌宕多姿; 設(shè)想奇妙入情,富有感染力。
上一篇:《柳永·安公子》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趙佶·宴山亭》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