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jīng)《國風(fēng)豳風(fēng)·破斧》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既破我斧,又缺我斨。①周公東征,四國是皇。②
哀我人斯,亦孔之將!③
既破我斧,又缺我锜。④周公東征,四國是吪。⑤
哀我人斯,亦孔之嘉!
既破我斧,又缺我銶。⑥周公東征,四國是道。⑦
哀我人斯,亦孔之休!
【注釋】 ①斨:方孔的斧。缺:這里作動詞用。②周公:姓姬名旦,周武王之弟。四國:四方之國。指當(dāng)時(shí)周公所征服的十幾個(gè)小國。皇:匡正。③孔:很。將:大也。和“好”同義。下文的“嘉”和“休”,都是美善的意思。④锜(qi奇):古兵器之一,其刃如鑿。⑤吪(e俄):感化,教化。⑥銶(qiu求):古兵器之一,斧屬。⑦遒(qiu求):固也。指安順,穩(wěn)定。
【譯文】 既砍破了我的斧,又砍缺了我的斨。周公發(fā)兵去東征,四方亂國被平定??蓱z我們這些兵,死里逃生算大幸。既砍破了我的斧,又砍缺了我的锜。周公發(fā)兵去東征,四方各國受感化。可憐我們這些兵,有幸生還算命大。既砍破了我的斧,又砍缺了我的銶。周公發(fā)兵去東征,四方各國得穩(wěn)定??蓱z我們這些兵,熬到回鄉(xiāng)真萬幸。
【集評】 《毛詩序》:“《破斧》,美周公也。周大夫以惡四國焉?!?《十三經(jīng)注疏·毛詩正義》卷八)
漢·鄭玄:“惡四國者,惡其流言毀周公也?!?《十三經(jīng)注疏·毛詩正義》卷八)
宋·朱熹:“從軍之士以前篇周公勞己之勤,故言以此答其意?!?《詩集傳》卷八)
清·王引之:“首章言將,二章言嘉,三章言休,將、嘉、休,皆美也?!?《經(jīng)義述聞》卷五)
清·方玉潤:“《破斧》,美周公伐罪救民也?!?《詩經(jīng)原始》卷八)
清·陳奐:“此亦東征之詩。”“篇首先聲箸其罪惡之也。下二章同?!?《詩毛氏傳疏》卷十五)
近·陳子展:“《破斧》,周公東征勝利以后,兵卒慶幸生還之作。與上《東山》一詩主題性質(zhì)略同。”“三章只此一意,不過一倡三嘆,變文以協(xié)韻耳。”(《詩經(jīng)直解》上冊,復(fù)旦大學(xué)出版社,1983年版)
近·黃焯:“詩意以斧斨民生常用之物,斧斨破缺,取喻近事,而意則遠(yuǎn)。以言四國作亂,廢壞禮義,而民不得遂其生也?!?《毛詩鄭箋平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近·吳闿生:“乃作者慰憫征士之詞,非謂周公哀四國之人也。言東征之勞可哀憫矣,而功亦大矣?!?《詩義會通》,中華書局,1959年版)
【總案】 這是隨周公東征的士兵喜慶生還的詩。這些士兵歷盡征戰(zhàn)之苦,許多同伴橫尸荒野,因而對周公發(fā)動的東征四國的戰(zhàn)爭十分不滿。他們扛著破損的武器,心有余悸地回憶著親身經(jīng)歷的血腥戰(zhàn)斗,含著嘲諷的語氣“贊美”周公的赫赫武功。想到自己死里逃生,感到非常幸運(yùn)。屬劫后余生之喜,亦喜亦悲。舊說此詩為贊美周公之作,不足為信。
上一篇:詩經(jīng)《雅·大雅·文王之什·皇矣》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楚辭《屈原·九歌·禮魂》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