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莊·浣溪沙》花間詞原文|鑒賞|賞析|注釋|評點
其一
清曉妝成寒食天②,柳球斜裊間花鈿③。卷簾直出畫堂前。指點牡丹初綻朵④,日高猶自憑朱欄,含嚬不語恨春殘⑤。
【注釋】
①《浣溪沙》:一作《浣溪紗》,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詞調(diào)。有雜言、齊言兩體,齊言雙調(diào)四十二字體首見于此。②寒食:節(jié)令名,在農(nóng)歷清明前一日或二日。③柳球:古代婦女頭上的飾物。間:相隔。花鈿:頭飾。④初綻:初開放, 剛剛開放。⑤嚬:同“顰”,皺眉。
【評點】
這首詞抒寫女子懷春。
上片頭句用 “清曉妝成”點明了時間和人物的身份。“柳球”句明是寫物,實則寫人,女子的婀娜情態(tài)隱約可見。緊接著直到下片用一連串的動作:“卷簾”、 “直出”、“指點”、“憑朱欄”、“含嚬”等顯示她對春天的熱愛和珍惜。“卷簾”句見其愛春心切;“指點”句見其賞春的喜悅;“日高”句見其愛春之情深, 由此結(jié)出“含嚬”句。“恨春殘”全由情出,真切感人。“春殘”照應(yīng)首句的 “寒食天”,收攏全章。
特別是末二句,寫主人公癡立朱欄,含情依依,企盼與失落,惆悵與恨惜,種種情思全在這“含嚬不語”中。這里字面上雖說“恨春殘”,實有懷人意。
其二
欲上秋千四體慵①,擬交人送又心忪②,畫堂簾幕月明風(fēng)。此夜有情誰不極③?隔墻梨雪又玲瓏④,玉容憔悴惹微紅⑤。
【注釋】
①秋千:古代游戲之一種,以彩繩系索懸于架上,女子坐板上,由人用手推送于空處,來回蕩搖。《古今藝術(shù)圖》載,秋千本山戎之戲,齊桓公北伐,始傳中國。楚俗謂“施鉤”。蘇軾《春宵》:“歌管樓臺聲細細,秋千院落夜沉沉。”慵:困倦無力。②擬交人:打算教人來推又心中害怕。擬,打算。交,教。忪:驚懼。③誰不極:誰人不心切。極,心迫急。④梨雪:梨花如雪。玲瓏:純潔晶瑩的樣子。⑤憔悴:形容人面瘦弱,精神不振。惹:引出,這里是帶著的意思。
【評點】
這首詞寫一個蕩秋千女子的殘春傷感。
上片開頭兩句鋪寫女主人公想蕩秋千,但覺無力,想教人推送而又不敢的怦怦不安的心情。“畫堂”句點明這時的地點為“畫堂”前,環(huán)境是 “月明風(fēng)”,由此開出下片。
過片 “此夜”頂承 “月明風(fēng)”,明寫女子的感慨。良辰美景,誰不盡情享受呢? 隨之,思路又轉(zhuǎn)移到物象上——“隔墻梨雪又玲瓏”。看似與上句脫節(jié),實則意脈不斷。以梨花開得潔白透亮,顯示花繁春殘,加強了 “此夜有情”這句的分量。最后用女子憔悴微紅的面容,表現(xiàn)其微弱的感傷情味。全詞上下片結(jié)句映照,似有 “簾卷西風(fēng),人比黃花瘦”的意味。其中兩個 “又”字、一個 “惹”字的運用,在表現(xiàn)主人公的愁情時,更有增強藝術(shù)效果的作用。
其三
惆悵夢余山月斜①,孤燈照壁背窗紗②。小樓高閣謝娘家③。暗想玉容何所似④?一枝春雪凍梅花,滿身香霧簇朝霞⑤。
【注釋】
①夢余:夢醒之后。②背窗紗:背向窗紗,即掩閉著窗紗。背,猶“暗”。③謝娘家:即所戀女方之家。謝娘,唐李德裕有姬人謝秋娘,謝亡后,李德裕為作《謝秋娘》曲,見段安節(jié)《樂府雜錄》。詩詞中之劉郎、謝娘,多泛指戀情中的青年男女。謝娘、謝女,尤多指歌伎。④何所似:像什么樣,是什么樣。⑤ “滿身”句:曹植《洛神賦》:“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簇,簇擁,聚集一團。
【評點】
這首小令描寫一位少年男子所鐘情的少女的相思。
上片起筆 “惆悵夢余” 四字,刻畫了他因思念美麗的姑娘而成夢,夢醒后更加惆悵,心里很不是滋味。“山月”之下是夢后室外、室內(nèi)的環(huán)境。這種環(huán)境與夢后的心情是一致的。“小樓”句既是夢中之境,又是美麗姑娘所居之處。
下片“暗想”句,補足了“小樓”句意,領(lǐng)起下片,寫夢后又思念姑娘,一句提出,二句作答。“一枝” 二句刻畫姑娘,形象鮮明,以物比人,妙于形容。全詞的主題在 “惆悵”二字,無論是夢中、夢醒、夢后,想念、相思之情的流露都是情深所至,惟其情深,惆悵更無盡。本詞中的少女竟是一種幻化出來的理想形象,也許這就是所謂的 “寄興深微”吧。
其四
綠樹藏鶯鶯正啼,柳絲斜拂白銅堤①,弄珠江上草萋萋②。日暮飲歸何處客③?繡鞍驄馬一聲嘶④,滿身蘭麝醉如泥。
【注釋】
①白銅堤:原為樂府曲名,寫為《白銅鞮》或《襄陽踏銅蹄》。據(jù)《隋書·音樂志》載:梁武帝之在雍州,鎮(zhèn)有童謠云:“襄陽白銅蹄,反縛揚州兒。”識者言白銅蹄謂馬也,白金色也。及義師之興,實以鐵騎,揚州之士皆面縛,果如謠言,故即位之后更造新聲,帝自為之詞三曲,又令沈約為三曲以被弦管。李白 《襄陽歌》:“襄陽小兒齊拍手,攔街爭唱《白堤歌》。”這里的 “白銅堤”,不是指樂曲,而是泛指堤岸。因“鞮”、“蹄”與 “堤” 同音,故借用。②弄珠江:泛指江流。《韓詩外傳》:“鄭交甫將南適楚,遵彼漢皋臺下,遇二女,佩兩珠,交甫目而挑之,二女解佩贈之。”草萋萋:形容春草茂密青翠。崔顥《黃鶴樓》:“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古人常用芳草萋萋來烘托離情別緒。③飲歸:宴飲后歸去。④驄馬:青白色的馬。
【評點】
這首詞寫襄陽醉客,生動地描寫了一個醉漢歸來的神態(tài)。
上片寫環(huán)境,綠樹、黃鶯、白銅堤,色彩鮮明;鶯啼、柳拂、草萋萋,一派清麗之景。而景象中那絲柳、萋萋草,又傳出離別的信息。
下片寫日暮一客,爛醉如泥,馬鳴而歸。作者先著力渲染,將醉漢的身影似藏非藏,似露非露,直到結(jié)句才推出 “醉如泥”的形象。雖然詞意平平,但寫人頗為得法,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因而湯顯祖讀后評點這首詞說:“‘滿身蘭麝醉如泥’ 句,痛飲真吾師。”(湯顯祖評本《花間集》卷一)
其五
夜夜相思更漏殘①,傷心明月憑欄干,想君思我錦衾寒。咫尺畫堂深似海②,憶來唯把舊書看③,幾時攜手入長安。
【注釋】
① “夜夜”句:謂每夜相思,直至天明。更漏殘:猶云夜已將盡。② “咫尺”句:畫堂不過咫尺,但好像海一般深遠。唐崔郊戀姑之婢,思慕不已,因寒食偶出相遇,崔遂贈詩云:“侯門一入深似海,從此蕭郎似路人。”③ “憶來”句:想念時只有把往日所寄的信札拿來翻看。舊書,指往日的信札。
【評點】
這首詞寫一青年對少女的相思之情。
上片從對方著筆,曲折地表達主人公的情思。這種寫法,“由己推人,代人念己,語彌淡而情彌深矣”(《栩莊漫記》)。陳廷焯也贊嘆道:“對面著筆妙甚,好聲情。”(《白雨齋詞評》)下片直抒情懷。其中 “憶來唯把舊書看”與作者《謁金門》所寫 “新睡覺來無力,不忍把伊?xí)E”比較,角度不同,達意則一,所謂 “一意化兩,并皆佳妙”(況周頤《餐櫻廡詞話》)。總之,全詞寫一個 “憶”字。上片寫對方憶己,深一層則是在寫己之憶人。下片寫己之憶人,突出相見之難,相思之深。正是這難與深,把相思之苦表達得纏綿、深沉。
《韋莊·浣溪沙》花間集鑒賞大全
上一篇:《溫庭筠·河瀆神》花間詞原文|鑒賞|賞析|注釋|評點
下一篇:《薛昭蘊·浣溪沙》花間詞原文|鑒賞|賞析|注釋|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