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頌周頌閔予小子之什·敬之》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敬之敬之!天維顯思。①命不易哉!無曰高高在上。②
陟降厥士, 日監在茲。③維予小子,不聰敬止。④
日就月將,學有緝熙于光明。⑤佛時仔肩,示我顯德行。⑥
【注釋】 ①敬: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敬字從攴茍,茍音亟,加支以明擊敕之義。敬之本義即警也?!憋@、思:方玉潤《詩經原始》:“顯,明也。思,語辭。” ②命:天命。易:變更。 ③士:《毛傳》:“士,事也?!庇?,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陟降猶云升降。士當讀如士民之士,為群臣之通稱?!比毡O:嚴粲《詩緝》:“天無日而不監視于此。”④聰: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廣雅》:‘聰,聽也。’不為語詞。‘不聰敬之’謂聽而警戒也,正承上‘敬之敬之’而言?!?⑤就、將: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日就月將’止謂日久月長,猶言日積月累耳?!稄V雅·釋詁》:‘就,久也?!冻~》‘恐余壽之弗將’,王逸《注》:‘將,長也’”。緝熙: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爾雅·釋詁》:‘緝熙,光也?!?、廣古通用?!墩f文》:‘緝,績也。’績之言積,緝熙當謂積漸廣大,以至于光明?!?⑥佛(bi必):《毛傳》:“佛,大也?!弊屑纾厚R瑞辰《毛詩傳箋通釋》:“《爾雅》:‘肩,克也’?!墩f文》:‘仔,克也?!滞x,克,勝也,勝亦任也?!?/p>
【譯文】 處世須謹慎穩當!天道顯赫而昭彰,天命兇吉難違抗!莫說皇天高在上,萬物化育天升降,每天在此細觀望。我年輕啊要自量,小心靜聽更穩當。日積月累知識廣,勤學明理放光芒。天下重任我擔當,眾臣輔我作榜樣。
【集評】 明·朱善:“敬者,戒懼慎獨之事,所以誠身也。明者,學問講習之事,所以明善也。群臣以敬而進戒,欲成王之誠之也。成王以明而自勉,謂必先有以明之,而后可以誠之也。既有以致其明之之功,復有以致其誠之之力, 則圣賢之事業, 可以馴致矣?!?( 《詩解頤》卷四)
明·孫鑛:“成王朝廟,與群臣謀事,群臣故在廟而進戒嗣王。詩人述其事而作此詩歟焉。天乃光明,去惡與善,其命吉兇不變易也。無謂天高又高在上,遠人而不畏也。天上下其事,明瞻視,近在此也。群君戒成王以敬之敬之,故承之以謙,云我小子耳。不聰達于敬之之意。 日就月將,言當司之以積漸也。 陡出 ‘敬之’, 甚醒、 甚快。天命兩句是對語?!?《孫月峰先生批評詩經四卷》卷四)
明·鐘惺: “成王于 ‘敬’ 字上自補出一 ‘聰’ 字, 妙, 妙, 天資最高處?!?( 《詩經四卷小序一卷》卷四)
清·姚際恒:“‘敬之敬之,天維顯思,命不易哉!’〔評〕直起,妙?!尴蛘咭嗖桓乙砸辉娪沧鲀扇苏Z,惟此篇則宛肖。上章先以 ‘敬之’直陳,意甚警切,下皆規戒之辭,下章則純乎成王語,故敢定為此說。今皆以為成王,謂其既受群臣之戒而述其言,又述其自答之言,豈不迂而且拙乎!且凡頌詩豈必王者自作, 大抵皆臣工述之耳?!?(《詩經通論》卷十七)
清·方玉潤:“此詩本一氣呵成,人多讀作兩截,真不可解。……此詩乃一呼一應,如自問自答之意,并非兩人語也。…… ‘維予小子’ 以下,亦即緊承上文,相應而下,機神一片,何容分作兩截,并謂二人語耶?此亦尋常文格, 非成王奇創, 諸儒何至迷惑若是?” ( 《詩經原始》卷十七)
近·吳闿生: “此 《序》 以為群臣進戒嗣王, 乃臆說也。 彼但見篇首‘敬之敬之’,遂以為群臣戒詞,獨不思 ‘維予小子’,非群臣所得言乎?《鄭箋》乃曰群臣進戒,故王承之以謙,以一詩斷作兩方問答之詞,全《詩》中并無此例,皆由曲徇《序》說之誤也。顧廣譽云:上二詩敬祖考,此詩敬天嗣王, 大法備矣?!?( 《詩義會通》卷四)
【總案】 此詩寫周成王敬天勉己并告群臣。敬天思想是周入的傳統思想。天,是君權的象征。周人為君權蒙上了神秘的宗教色彩,他們認為周王朝的君王是受命于天的“天子”,天意是不會改變的,天命是不能違抗的。因此,成王敬天既是為了樹立天帝的權威,也是為了樹立自己的形象。自戒勉己,是從另一側面補充塑造成王謙虛謹慎、勤奮好學的自我形象。詩中“陡出‘敬之’,甚醒,甚快”(孫鑛語),首句起得很有氣勢,頗具吸引人的力量。
上一篇:楚辭《屈原·九章·懷沙》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詩經《國風·邶風·旄丘》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