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庭筠·女冠子》花間詞原文|鑒賞|賞析|注釋|評點
其一
含嬌含笑,宿翠殘紅窈窕②。鬢如蟬。寒玉簪秋水③,輕紗卷碧煙。雪胸鸞鏡里④,琪樹鳳樓前⑤。寄語青娥伴⑥,早求仙。
【注釋】
①《女冠子》:唐教坊曲名,唐時女道士有冠,故取以名調。小令始于溫庭筠,四十一字;長調始于宋柳永,一百零七字。② “含嬌”二句:指帶著嬌態,含著微笑,隔夜的翠眉已薄,臉上的胭脂已淡,面孔仍然顯得很美麗。宿翠殘紅,意謂臉上的殘妝,未重新打扮。③寒玉:謂玉簪插戴寒如秋水,衣裙飄動輕似碧煙。④ “雪胸”句:在鸞鏡中,微露如雪的胸脯。⑤“琪樹”句:形容女主人如亭亭玉立的琪樹,在鳳樓之前。琪樹,指仙家的玉樹。李紳 《詩序》:“琪樹垂條如弱柳,一年綠,二年碧,三年紅。”鳳樓:此指仙家所居華麗的樓閣。⑥青娥:指美麗的少女。《全唐詩·附詞》“娥”作 “蛾”。揚雄《方言》:“秦謂好曰娥。”江淹《水上神女賦》:“青娥羞艷。”
【評點】
《女冠子》多詠調名本意,即女道士。唐時女道士是一個比較復雜的階層,很多為失嫁之女,以道觀為轉身待嫁之所,魚玄機即是著名的女冠。這首詞寫女冠之容顏、服飾,表現出她們對生活的熱愛,實為言情之作。
“含嬌含笑”,起首四字即刻畫出女子嬌媚動人的情態,使人想起《詩經》中的名句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碩人》)。“宿翠殘紅窈窕”寫出其美。湯顯祖云 “‘宿翠殘紅窈窕’,新妝初試,當更嫵媚撩人,情語不當為登徒子見也。”(湯顯祖評本《花間集》卷一)沈際飛亦云:“宿翠殘紅尚窈窕,新妝又當如何?”(《草堂詩余別集》卷一)
“雪胸鸞鏡里”,雪白的肌膚映照在鸞鏡里,光彩照人。“琪樹鳳樓前”,女冠妝成,閑立樓前,如琪樹一般亭亭玉立。末語二字由女道士口中而出,本指求成神仙,但結合全詞之意,有雙關之意,可解為意在求得如意郎君,不要讓自己如花的容顏與青春浪費。這首詞寫女冠而語言清麗,寫出其 “仙骨珊珊,知非凡絕”(陳廷焯《閑情集》卷一),又表現出她們對幸福美滿的愛情生活的向往,反映出當時一定的社會背景。
其二
霞帔云發,鈿鏡仙容似雪,畫愁眉①。遮語回輕扇,含羞下繡帷②。玉樓相望久,花洞恨來遲③。早晚乘鸞去,莫相遺④。
【注釋】
① “霞帔”三句:這三句意思是彩霞般的披肩,烏云一般的鬢發,鑲金的鏡子里出現了她如雪潔凈的容貌,她對鏡正畫著帶愁意的蛾眉。霞帔,彩霞般的披肩。鈿鏡,用金片裝飾的鏡子。② “遮語”二句:描寫女主人含羞的姿態。回轉輕扇遮著面說話,含著羞澀放下錦繡帷幕。③ “玉樓”二句:描寫女主人盼望女伴早日來到。花洞,百花遍開的仙洞。意思是站在玉樓上盼女伴已久,恨女伴來遲。④ “早晚”二句:寫女主人的愿望。自己遲早總要乘鸞而去,希望女友不要遺棄。
【評點】
這首詞與前一首一樣,也是寫女道士的。全詞雖全部鋪陳外貌妝束,實為言情之作。
上片寫其美麗的容貌與含羞多情之態。其中,一個 “愁”字點出女道士的心情。遮語、含羞、回扇、下帷等描寫,生動地表現了女道士心事重重,卻又欲說還羞;情思縈繞,卻又含羞掩飾的情態,可謂傳神之筆。下片寫其對伴侶的相思相念與綿綿情思。“玉樓”二句,又是 “相望久”,又是 “恨來遲”,相思之切可見。末二句,表其心愿。依戀之情,一往情深,真摯感人。
《溫庭筠·女冠子》花間集鑒賞大全
上一篇:《毛熙震·后庭花》花間詞原文|鑒賞|賞析|注釋|評點
下一篇:《韋莊·女冠子》花間詞原文|鑒賞|賞析|注釋|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