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jīng)《國風(fēng)檜風(fēng)·素冠》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庶見素冠兮,棘人欒欒兮,勞心慱慱兮!①
庶見素衣兮,我心傷悲兮,聊與子同歸兮!②
庶見素韠兮,我心蘊(yùn)結(jié)兮,聊與子如一兮!③
【注釋】 ①庶:幸。素:白色。棘:同“瘠”,瘦。欒欒:同“臠臠”,體枯肌瘦貌。(tuan團(tuán)):憂苦不安貌。②聊:愿。③韠(bi畢):古代作朝服的蔽膝,用熟皮制成,類似今之圍裙。蘊(yùn)結(jié):內(nèi)心郁結(jié)難解之意。
【譯文】 有幸見您戴著白帽啊,瘦骨棱棱面容枯槁啊,想必內(nèi)心憂傷難熬啊! 有幸見您穿著白衫啊,我的心里多么傷悲啊,愿意和您結(jié)伴同歸啊! 有幸見您圍著白裙啊,我的心頭愁思百結(jié)啊,愿意和您永不分離啊!
【集評(píng)】 《毛詩序》:“《素冠》,刺不能三年也。”(《毛詩正義》卷七)
漢·鄭玄:“喪禮,子為父,父卒為母,皆三年。時(shí)人恩薄禮廢,不能行也。”(《毛詩傳箋》,見《毛詩正義》卷七)
清·姚際恒:“《小序》謂‘刺不能三年’,舊皆從之,無異說。今按之,其不可信者十。”(按,因篇幅過長,且多涉訓(xùn)詁考證,故略而不錄)“素冠等之為常服,又皆有可證者。‘素冠’,《孟子》:‘“許子冠乎?”曰:“冠素。”’又皮弁,尊貴所服,亦白色也。‘素衣’,《論語》:‘素衣、麑裘。’《曹風(fēng)》:‘麻衣如雪’,鄭云:‘麻衣,深衣也。’《鄭風(fēng)》女子亦著‘縞衣’。古人多素冠、素衣,不似今人以白為喪服而忌之也。古人喪服唯以麻之升數(shù)為重輕,不關(guān)于色也。‘素韠’,《士冠禮》:‘主人玄冠、朝服、緇帶、素韠。’又于皮弁服云:‘素積、緇帶、素韠。’《玉藻》云:‘韠,君朱,大夫素’,則又不必言矣。”“此詩本不知指何事何人,但‘勞心’、‘傷悲’之詞,‘同歸’、‘如一’之語,或如諸篇以為思君子可,以為婦人思男亦可;何必泥‘素’之一字,遂迂其說以為‘刺不能三年’乎!‘素冠’者,指所見其人而言;因素冠而及衣、韠,即承上‘素’字,以‘衣’、‘韠’為換韻,不必泥也。”(《詩經(jīng)通論》卷七)
【總案】 自《毛詩序》而下,說詩者莫不以為此詩旨在以贊頌一位孝子來諷刺時(shí)人不能遵守服喪三年的禮制,連駁《毛詩序》最力的朱熹亦持此說。清人姚際恒《詩經(jīng)通論》一反漢、宋儒生的迂腐穿鑿,依據(jù)詩的本文探求其意旨,所提新見頗為可信。細(xì)繹全詩,當(dāng)是寫一個(gè)女子愛戀著一個(gè)男子,但因?yàn)槟撤N曲折和阻礙而難以結(jié)合,于是她便毫不掩飾地傾訴了自己的痛苦和追求,展示了苦于愛情的折磨而又執(zhí)著于愛情的內(nèi)心世界。朱自清先生曾說:“中國缺少情詩,有的只是‘憶內(nèi)’、‘寄內(nèi)’或曲喻隱指之作,坦率的告白戀愛者絕少。”(《中國新文學(xué)大系·詩集導(dǎo)言》),而這首詩,卻以它的直率大膽和誠摯熱烈,在此類“絕少”的作品中占有一席之地,這無疑是值得重視的。
上一篇:漢詩《劉徹·秋風(fēng)辭》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詩經(jīng)《頌·周頌·清廟之什·維天之命》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