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詩《漢樂府民歌·長歌行》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①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②
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③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注釋】 ①葵:向日葵。晞(xi希):曬干。②德澤:恩惠。指春天的陽光雨露。③焜(kun昆)黃:枯黃色。華:同“花”。
【譯文】 園中的向日葵一派蔥青,朝露待紅日一出便消失蹤影。和煦的春天處處灑滿陽光雨露,萬物蓬勃無不閃耀著生命的光輝。常常擔心秋季很快來臨,紅花綠葉紛紛枯黃轉瞬凋零。百河千江滔滔不絕流向東海,何時才能掉頭向西又再流回?年輕時不抓緊時機發憤努力,老大無成時必然后悔徒生傷悲!
【集評】 清·吳琪:“全于時光短處寫長。人有一日之時,有一年之時,有一生之時。一日之時在朝,一年之時在春,一生之時在少壯。之三時者,以為甚長而玩愒則短,以為甚短而勤修則長也。茍自甘暴棄,謂今日不修而有來日,今年不修而有來年,乃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冉老至,恰如逝水赴海,豈有復西之日哉!輕棄重寶,哪不悲傷!”(《六朝選詩定論》卷四)
清·王堯衢:“春和布澤,萬物俱生光輝,恐秋節至而華葉衰,其色焜黃矣。人生盛年之難再,不猶是乎!故又以百川東逝、不復西歸為比,而嘆少壯蹉跎,至老大而自傷者,真徒然耳。”(《古唐詩合解》卷一)
清·沈德潛:“‘陽春’十字,正大光明。謝康樂‘皇心美陽澤,萬象咸光昭’,庶幾相類。”(《古詩源》卷三)
清·陳祚明:“勸學之語,千古至言。”(《采菽堂古詩選》卷二)
清·張玉谷:“此警廢學之詩。首六,以園葵比少壯之易成老大,布德生光,正形容及時績學,不可怠荒。‘百川’二句,以百川比老大之難復少壯。末二,點清勉勵本旨,可當晨鐘。”(《古詩賞析》卷五)
【總案】 《長歌行》共三首,在《樂府詩集》中屬《相和歌辭·平調曲》,這是其中的第一首。詩以萬物盛衰有時、流水長逝不歸為喻,說明人生易老,應當珍視青春年華,及時發憤努力,做出一番事業,不要蹉跎歲月,虛度年華,否則以后老大無成,后悔也來不及了。通篇語言警策,構思精巧,形象生動的景物描寫與雋永深刻的哲理申發有機地融合在一起,立意高遠,感慨深沉,讀后頗能給人以啟迪、震撼和鞭策。
上一篇:詩經《頌·商頌·長發》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詩經《國風·魏風·陟岵》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