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jīng)《國風鄘風·載馳》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載馳載驅(qū),歸唁衛(wèi)侯。①驅(qū)馬悠悠,言至于漕。②
大夫跋涉,我心則憂。③
既不我嘉,不能旋反。④視爾不臧,我思不遠。⑤
既不我嘉,不能旋濟。⑥視爾不臧,我思不閟。⑦
陟彼阿丘,言采其蝱。⑧女子善懷,亦各有行。⑨
許人尤之,眾稚且狂。⑩
我行其野,芃芃其麥。(11)控于大邦,誰因誰極?(12)
大夫君子,無我有尤。(13)百爾所思,不如我所之。(14)
【注釋】 ①載:動詞詞頭。馳:放馬飛跑。驅(qū):趕馬。唁(yan艷):對亡國者或遭不幸的人表示慰問。衛(wèi)侯:舊說指衛(wèi)戴公。據(jù)胡承珙《毛詩后箋》考證應指衛(wèi)文公,因為戴公立僅一月就死了。②悠悠:道路遙遠的樣子。言:動詞詞頭。漕(cao 曹):衛(wèi)國邑名。當時衛(wèi)被狄破滅后,遺民安頓于此。③大夫跋涉:指許國大夫長途跋涉來阻攔她。④既:都。《鄭箋》:“既,盡也。”不我嘉:即“不嘉我”,不贊同我。嘉,善,贊同。旋反:指回轉(zhuǎn)許國。反,后代作“返”。⑤爾:你們,指許大夫,臧(zang 贓):善、好。遠:迂遠,這里指不切合實際。⑥旋濟:停止,回歸。《毛傳》:“濟,止也。” ⑦閟(bi 閉):閉塞,不通。⑧陟(zhi 至):登上。阿丘:山丘。蝱 (meng 盟):藥草名,即貝母。⑨善懷:多愁善感。行:道,道理。⑩許人:指許國大夫。尤:指責,歸罪。(11)芃(peng 蓬) 芃:茂盛的樣子。(12)控:走告,赴告。大邦:大國。因:依靠。極:至,帶兵救難。(13)大夫君子:指當時許國部分當權(quán)者。無:通“毋”,不要。有:通“又”。(14)我所之:我所思。《毛傳》:“不如我思之篤厚也。”
【譯文】 驅(qū)車飛馬急急地奔走,回去慰問亡國的衛(wèi)侯。打馬向前路程漫漫,要趕到漕邑方可停留。許國大夫趕來阻攔,讓我心中更添憂愁。
大夫們都不贊同我,我也決不轉(zhuǎn)馬回車。看你們也都沒有良策,我的想法未必迂闊。大夫們都不贊同我,我也決不停車返國。看你們也都沒有良策,我的思路并不閉塞。車子登上高高的山岡,采一把貝母以消愁腸。女人容易憂愁傷感,但也各有道理主張。許人對我百般責難,眾大夫如此幼稚狂妄。走在廣闊的田野之上,茂盛的麥子在茁壯生長。我要向大國呼求救助,靠誰幫衛(wèi)國來救亡?許國大夫和君子,別再把我指責阻擋。縱然你們千思百慮,也不如我的既定主張!
【集評】 清·姚際恒:“其辭纏綿繚繞。”“一章,凡詩人之言,婉者直之,直者婉之,全不可執(zhí)泥。”“二章三章始微露己之意見。”“四章,嚴氏曰:蓋至是始慨然責之,而不得不告其情矣。”(均《詩經(jīng)通論》卷四)
清·牛運震:“開端甚奇,一接沉郁頓挫。只‘驅(qū)馬悠悠’一語,便有心急道遠、野曠馬遲之慨。”“(二章)停頓委折,吞吐含蓄,正為‘控于大邦’胚胎。取神清空如話,婉宕多姿。”“‘善懷’二字婉妙。”“此一篇本意妙在于卒章說出,而前則吞吐?lián)u曳,后則低徊繚繞,筆底言下,真有千百折也。”(均《詩志》卷一)
近·吳闿生:“姚姬傳云:‘通篇皆寫悲思迫切之意,非實事也。情緒與《泉水》同,彼以委婉勝,此以英邁勝。’舊評云:‘起勢橫奇,純是憑空結(jié)撰。’二評皆得其妙。”(《詩義會通》卷一)
【總案】 據(jù)《左傳·閔公二年》載,此詩為許穆夫人所作。許穆夫人為衛(wèi)公子頑與其后母宣姜私通所生,后嫁到許國為穆公夫人。約十年后,狄人滅衛(wèi),衛(wèi)懿公戰(zhàn)死,其遺民在宋人幫助下暫居漕邑,并立新君戴公。一月后,戴公卒,文公立。戴公、文公都是許穆夫人的胞兄。許穆夫人聞訊后立即趕赴漕邑吊唁,并為衛(wèi)國計劃向大國求援。由于許人不支持她這些行動,所以她在這首詩中表示了自己的憤懣。由于她藝術(shù)修養(yǎng)很深,使一個有膽有識的女詩人的愛國憂國的熱情、失去親人的悲痛和對許大夫的憤怒都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上一篇:詩經(jīng)《頌·周頌·臣工之什·載見》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詩經(jīng)《國風·齊風·載驅(qū)》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