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巴東三峽時,西看明月憶峨眉。
月出峨眉照滄海,與人萬里長相隨。
黃鶴樓前月華白,此中忽見峨眉客。
峨眉山月還送君,風吹西到長安陌。
長安大道橫九天,峨眉山月照秦川。
黃金師子乘高座,白玉塵尾談重玄。
我似浮云滯吳越,君逢圣主游丹闕。
一振高名滿帝都,歸時還弄峨眉月。
這首詩是送別詩,送蜀僧晏去首都長安。送別是古詩常見的題材,生活中經常發生的事情。李白送人之詩近一百二十首,寫不好就落入俗套,因襲模仿,毫無新意。本首別開生面,獨具特色。所送之人為蜀地之僧晏前往長安。中京是指長安,唐肅宗至德二載十二月改西京長安為中京,上元二年復中京為西京。唐此時有五京,太原為北京,鳳翔為西京,蜀郡為南京,洛陽為東京,長安居中,故為中京。長安又名西京,是與東京洛陽對稱。安史亂發,肅宗于鳳翔指揮平叛安史亂軍,后返回長安 遂名鳳翔為西京。僧晏為蜀人,與李白為同鄉。蜀人以有峨眉山秀色而自豪,故以歌頌峨眉山秀色,兼送友人僧晏為詩題,倍感親切,鄉情友情,韻勝綿長。
根據詩意這首是寫在江夏(今武昌),“黃鶴樓前月華白,此中忽見峨眉客,”黃鶴樓在今湖北武昌蛇山上。又據詩題稱長安為中京,此詩應是李白遇赦放還,南去洞庭、零陵,再返江夏時所寫。具體時間是唐肅宗上元元年(760)春,詩中有“風吹西到長安陌”句可證。詹锳先生斷為乾元二年(759) 年作,李白于本年三月遇赦,初夏到江夏,于此詩間不合。上元元年春返回江夏,時正值春際,《鸚鵡州》詩中說:“夾岸桃花錦浪生”,“遷客此時徒極目”,于此詩東風西吹送客長安,季節同。此時李白心境較好,尚有報國熱情,欲東山再起;但又感到功業難成,“遭遇二明主,前后兩遷逐”(《書懷示息秀才》),悲憤難平,寓酒游仙,以詞賦傳留后世。在江夏送蜀僧晏入京,就是在這種矛盾的心情的情況下,作此詩以贈別人。寄希望于蜀僧,但也戒其名成歸蜀。
這是一篇七言古詩,以峨眉山月為線索,以人生際遇為內容,結構全篇,宋人嚴羽評說:“回環散見,映帶生輝,真有月映千江之妙,非擬議所能學。”
詩的開端直接入題,開門見山地寫出:“我在巴東三峽時,西看明月憶峨眉。”這是回憶之筆,詩人出蜀,沿江下行,途經巴東三峽,明月下,西望家鄉蜀地,頓時頭腦里幻出舊日游峨眉的情景,“周流試登覽,絕怪安可悉。青冥倚天開,彩錯疑畫出?!鄙絼菪坌?,景象變化萬千,這給李白留下終生難忘的深刻印象。李白把自己生命同峨眉山月聯結在一起,當他再登峨眉山時,更賦深情。當他離開家鄉,從清溪向三峽之時,又戀戀不舍,寫下了名篇《峨眉山月歌》,又是“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此后又寫:“卻戀峨眉去,弄景偶騎羊?!?《留別曹南群官之江南》)、“四海此中朝圣主,峨眉山上列仙庭?!钡搅藢懘嗽姇r,已是六十歲了。對峨眉山月戀情經久彌深,郁結難舒,遇有送蜀僧入中京的媒介物,象開閘的洪水,奔瀉而出。頓時回到青年出川之時,那個充滿著幻想憧憬,躊躇滿志,昂揚奮發的月夜。接著兩句沿著感情發展的順向,再補以 “月出峨眉照滄海,與人萬里長相隨?!鼻槿刖持校瑴婧R蚨朊荚鹿猓叔e斑斕,明亮如鏡,仿佛身化于月光之中,溢美于靜謐的境界里。人與月為一體,與人永不分離,盡管是出行萬里,也永遠相隨。月絕無世態冷暖炎涼,媚上卑下的世俗之見,非真如的本性。這只有自己飽嘗人生辛酸冷暖之苦后,才有此體驗。因此這是詩的第一層意思,開門見山,歌頌峨眉山月,既是引起鄉人蜀僧的美好回憶,表明鄉情之深,尤對蜀僧的情深,又是自憶離鄉之形跡,以愛鄉山月之情頓住,掩飾著苦樂辛酸,表明自己對淳真美的追求。熱愛峨眉山月,思戀家鄉,送別友人,三者妙合無垠。
接著四句詩寫黃鶴樓送別,相會于此,恐又別于此。從逆挽的開端而入正敘,“黃鶴樓前月華白,此中忽見峨眉客。峨眉山月還送君,風吹西到長安陌?!庇质且粋€月華如晝的夜里,黃鶴樓前飲酒賞月,忽然間看見你這從家鄉峨眉來的游客。讓我驚異、高興,如見家鄉,如見親人。在驚異未定之時,又要匆匆告別。還是家鄉的峨眉山月,送我之后,開始送你、伴你而行,隨著東風送你去長安。人老思鄉是人之常情,況且遇赦后,又回到充滿著仙意的黃鶴樓。目睹眼前明月,幻化為家鄉峨眉山月。思鄉之情溶化于對峨眉山月的審美之情中,心理暫時獲得了平衡,得到了安慰。驚見家鄉來客,就更深化這種感情內蘊。可是瞬間之別,又使已平衡的心理律動,突然間受沖擊、破壞了平衡,而感情逆向變化,由驚喜轉而離愁。鄉情、愁情又都集中于峨眉山月的形象中,深情依依。表面寫峨眉山月獨愛蜀人,反襯出蜀人鍾愛自己家鄉山月,經久彌深。一個還字,含蘊豐富,已經伴我去過長安,今夜又伴你再去長安。無限感慨,時光流速,人生如寄。仕途經濟,坎坷不平。三年長安的快慰與辛楚,交織、糾結彼伏此起,心意難平。并表現出感情陡轉時的心態,語氣沉重,引出下句快語。“噓氣成云,不由造得”,揮灑自如,渾然天成。這一層詩意寫現實,是第一層詩意產生的原因,兩者互為表里,深化詩意與詩情,情與境諧。
接著詩人又用四句詩,預祝蜀僧晏西行長安的美好際遇。“長安大道橫九天, 峨眉山月照秦川。黃金師子乘高坐, 白玉麈尾談重玄?!边@四句是詩人根據自己熟悉的生活現象,加以虛構創作而成。長安大道縱橫交錯,直達遙遠天邊,而峨眉山月伴隨你,為你照亮秦地山川。而你象佛教大師鳩摩羅什一樣, 高坐在黃金獅子坐上, 又象王夷甫手拿白玉柄的麈尾拂塵,風神瀟灑地講經說法。前兩句寫環境,后兩句寫形神。暗寓蜀僧晏入京,風云際遇,榮耀快意,難以言狀。四句詩合起來,是對蜀僧入京的前景,作了美好的描寫,使人倍感親切,又盡在理中。反而不覺得它是詩人的幻想,而拒絕接受這一美好祝愿。四句詩描寫又富于個性特征,極切合僧人生活特征與心神形貌。后兩句又是用典,《法苑珠林》 曾記載龜茲國王造金師子坐請鳩摩羅什升坐說法。因為佛為人中獅子,能降伏一切,無所畏懼,故造金師子坐。這里用來比喻僧晏在京受到皇帝的最高禮遇,快意地講法情景。又 《世說新語》 中記載: 王夷甫妙于談玄,常拿白玉柄麈尾,風神瀟灑地談論老子的玄學之道,這是借喻為蜀僧晏講法時形神狀貌。不僅生動傳神,又且合其僧人身分,貼切無比。然而在這美好的幻想描寫中,寄寓美好祝愿,為別者壯行。但也不無個人遭際凄楚之感,不過它是詩的深層思想。
詩的結尾四句,主要是抒發詩人感慨,預見其未來結局,滲透著詩人的功成身退的理想。“我似浮云滯吳越,君逢圣主游丹闕。一振高名滿帝都,歸時還弄峨眉月?!币粶环?,描繪出兩人境遇不同,而結果各異。心隨相系,而身卻天涯海角。我作吳越名山之游,你謁丹闕圣主。我予見你名滿京城之后,就會重返家鄉蜀地,與峨眉山月相戲謔。言外之意,功成名就,就須身退,徜徉山月,求適意之歡樂。勿蹈名利之途,得殺身之禍。勿走自己之路,名高遭妒,放逐還山。熱望、關切,語意深長,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在美好的祝愿中結束詩篇,留給人們的是對人生的思索。
這首古詩以明月為鑒,照出了主人與客人的人生際遇,反映安史大亂后,社會心理由開元年間重道,而轉向重佛,以解脫時代傷亂給人造成的心理創傷。這首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這文化狀態?;实壅髡俑呱f法就是這一心理與文化意識的表現。正因如此就給不同階層的人帶來不同機遇,蘊含著人生的哲理。
這是一首送別詩,不落離愁別緒的俗套。獨具匠心,以頌月兼送人,以月送人,關合主、客際遇,寄遇理想,探索人生,詩情、哲理熔為一體。這正是嚴羽所說的,“是歌當識其主伴變幻之法。題立峨眉作主,而以巴東三峽、滄海、黃鶴樓、長安陌、秦川、吳越伴之,帝都又是主中主。題用月作主而以風云作伴,我與君又是主中主?;丨h散見,映帶生輝。真有月映千江之妙。”又說:“巧如蠶,活如龍;回身作繭,噓氣成云,不由造得。”妙合無垠,氣勢飛動,自然天成,非刻意雕琢之作。深知李白者嚴羽,深知此詩者嚴羽。
上一篇:李白《峨眉山月歌》原文閱讀|賞析
下一篇:李白《巴女詞》原文閱讀|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