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jīng)《國風(fēng)陳風(fēng)·株林》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胡為乎株林?從夏南。①匪適株林,從夏南。②
駕我乘馬,說于株野。③乘我乘駒,朝食于株。④
【注釋】 ①株:陳國邑名,夏姬所居,夏姬兒子夏征舒的封邑。林:郊。株林和下節(jié)株野為對文。古代林和野有區(qū)別,林較野離邑更遠(yuǎn)些,這里均泛指郊外。從:跟從,追隨。夏南:夏征舒的字。②匪:非。適:往,去。③我:詩人代用陳靈公的口吻。一說趕車的自稱。乘:古代一車四馬為一乘。說(shui稅):停息,指陳靈公停車逗留與夏姬通。④前一“乘字”,動詞,駕。駒:高五尺以上的馬。朝食:吃早飯。古人常以飲食饑飽等語隱喻男女情欲之事。一說大夫孔寧、儀行父與靈公同淫于夏姬。
【譯文】 他為何趕到株邑之郊,此行可是為把夏南尋找?不,他去株林不是找夏南,是找他母親去胡搞。駕著我的四匹馬,到了郊外車便停。騎我駿馬急急行,到了株林去縱淫。
【集評】 《毛詩序》:“《株林》,刺陳靈公也。淫乎夏姬,驅(qū)馳而往,朝夕不休息焉。”(《毛詩正義》卷七)
唐·孔穎達(dá):“靈公淫于夏氏之母姬姓之女,疾驅(qū)其車馬馳走而往,或早朝而至,或向夕而至,不見其休息之時,故刺之也。”(《十三經(jīng)注疏·毛詩正義》卷七)
清·馬瑞辰:“上二句詩人故設(shè)為問辭,若不知其淫于夏姬者,以為從夏南游耳。下二句當(dāng)連讀,謂其非適株林從夏南也,言外見其實淫于夏姬,此詩人立言之妙。”(《毛詩傳箋通釋》)
【總案】 歷來對此詩旨在刺陳靈公淫于陳大夫姬叔之妻無多爭議。刺得尖刻,卻又含蓄,馬瑞辰的句讀分析可謂指南。句法突破四字句式,首五字一氣呵出,造成一種急迫追問、欲究根底的語勢,而在背后卻蘊藏著調(diào)侃冷諷的意味。第二節(jié)改變?nèi)朔Q,轉(zhuǎn)由被刺對象口吻直接具陳,詩人不加一字評述,諷刺意味于是更見鮮明、辛辣。
上一篇:漢詩《李陵錄別詩二十一首(選十一首)·有鳥西南飛》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詩經(jīng)《雅·大雅·文王之什·棫樸》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