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詩《李陵錄別詩二十一首(選十一首)·攜手上河梁》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攜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①徘徊蹊路側,悢悢不能辭。②
行人難久留,各言長相思。安知非日月,弦望自有時。③
努力崇明德,皓首以為期。④
【注釋】 ①河梁:橋梁。②悢悢(liang liang亮亮):惆悵。③日月:偏義復詞,這里取月意。弦望:陰歷每月初七、八日和二十二三日月形如弓時叫弦,十五日月圓時叫望。這里以弦望比喻離別與合會。④明德:完美的德性。
【譯文】 我們攜手走上這座橋梁,游子在暮色之中將去何方?我們徘徊在蹊徑之邊,心中惆悵不能把話講。遠行之人實在難以久留,臨別贈言都表示要把對方想。怎知道將來不像那頭頂的明月,既有月缺也會有滿月的明亮。我們還是努力提高自身修養,那白頭之時就是重逢的時光。
【集評】 明·譚元春:“字字真,所以字字苦;字字厚,所以字字婉。只此一首,唐人妙手猶費經營,況齊梁小兒乎?”(《古詩歸》卷三)
明·陸時雍:“‘安知非日月,弦望自有時’,愛至望外生情。樽酒敘衷,晨風送遠,俱無奈語。若酒可解愁,則中山一壺,可敵黃金萬鎰矣,顧安得此以消別情?”(《古詩鏡》卷二)
清·王夫之:“句無停意,筆無轉跡,東京以下不能有此,奚況六代,又奚況唐宗之續蜂腰曳蚓尾者哉!不以當時片心一語入詩,而千古以還,非陵、武離別之際,誰足以當此凄心熱魄者?或猶疑其膺鼎,然則有目者多,有瞳者甚少。”(《古詩評選》卷四)
清·陳祚明:“此別是永無會期,明知之矣,翻言‘弦望自有時’,悲無可解時,且漫作妄想,聊以自愚耳。它何所愿?使君壽考。此意古。”(《采菽堂古詩選》卷三)
清·王士禎等:“蘇、李《河梁》詩,可與《十九首》相頡頏。”(《師友詩傳錄》二)
清·沈德潛:“此別永無會期矣!卻云‘弦望有時’,纏綿溫厚之情也。”(《古詩源》卷二)
清·陳沆:“‘悢悢不能辭’即不能語之謂。天下可語之情,皆非情之至哀者也。”(《詩比興箋》卷一)
今·程千帆、沈祖棻:“此詩先說‘悢悢不能辭’,結尾又終于發出‘努力崇明德,皓首以為期’這種充滿信心、令人鼓舞的話,更見詩人的感情深厚,愛人以德。”(《古詩今選》)
【總案】 這也是一首詠離別的詩。常言道:“縱有千言萬語,但不知從何說起。”這就是“悢悢不能辭”的意蘊所在。詩中既然說到今后“長相思”,看來他們的這次分別恐怕將會經歷相當長的時間。一般地說,人們在情緒低落的時候,如果一味地說些泄氣的話,而一旦超出某個限度,常人就會承受不了。這時思想處于崩潰,后果就不堪設想了。但這首詩并不如此。當吟到“弦望自有時”處,這就好比低調之后的變調,灰暗之中的亮色。雖然今后會面只能在“皓首”之時,但這畢竟是個希望。這個希望在他們未來的生活中或許會起到精神支柱的作用。
上一篇:詩經《頌·周頌·臣工之什·振鷺》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詩經《國風·邶風·新臺》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