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敏修
破除萬事無過酒①,有客何須計升斗。
解將富貴等浮云②,醉鄉即是無何有③。
昔人繪事亦有神,丹青寫出盡天真④。
尊罍未恥月漸傾⑤,更待曉出扶桑暾⑥。
餐霞服氣浪自苦⑦,自厭神仙足官府。
脫巾解帶衣淋漓,眼花錯莫誰賓主⑧。
君不見炙手可熱唯權門,欲觀佳麗爭怒嗔。
何如銜杯樂圣藉地飲⑨,安用醉吐丞相茵⑩。
【注釋】
①“破除”句:唐韓愈《贈鄭兵曹》詩:“杯行到君莫停手,破除萬事無過酒。”破除,除去。②富貴等浮云:《論語·述而》:“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③醉鄉:指醉中境界。④天真:指從未受禮俗影響的本性。唐王維《偶然作》詩之四:“陶潛任天真,其性頗耽酒。” ⑤尊罍(lei):古代兩種盛酒的器皿。⑥扶桑:神木名,傳說日出其下。暾:初升的太陽。⑦餐霞服氣:道家修養法。唐白居易《贈王山人詩》:“玉芝觀里王居士,服氣餐霞善養身。”浪自苦:語出韓愈《秋懷》詩之一:“胡為浪自苦,得酒且歡喜”。浪,徒然。⑧錯莫:雜亂。⑨樂圣:《三國志·魏·徐邈傳》:“平日醉客謂酒清者為圣人,濁者為賢人。”后因稱嗜酒者為“樂圣”。唐杜甫《飲中八仙歌》:“銜杯樂圣稱世賢。” ⑩丞相茵:泛指富貴權貴者的坐褥。
【評說】
本詩選自厲鶚《宋詩紀事》卷三三。
林敏修(生卒年不詳),宋代詩人,字子來,蘄春(今湖北蘄春縣西北)人。與其兄林敏功皆隱士,居比鄰終老,世號“二林”。著有《無思集》。
劉餗《隋唐嘉話》卷中載:“張僧繇始作《醉僧圖》,道士每以此嘲僧,群僧恥之,于是聚錢數十萬,貿閻立本作《醉道士圖》,今并傳于代。”可惜這兩幅畫如今均已不可見,不過,從林敏修的題畫詩看,閻立本此畫筆墨精妙,寫貌狀態栩栩如生,顯示了閻立本在人物肖像畫方面的杰出成就。
這首長詩的前四句描寫醉客豪邁灑脫之氣概。他們以飲酒為人生樂事,口到杯干,不計升斗,在他們眼中,富貴如浮云,醉鄉是樂境。醉道士正是這樣灑脫豪縱的醉客中的一員。長詩第二層八句即描繪《醉道士圖》中的醉道士形象。“昔人繪事亦有神,丹青寫出盡天真”兩句是這一層詩意的總冒,昔人即指閻立本,其作畫如有神助,不但能畫出人物的形,且能傳神,生動再現了醉道士曠放豪縱的本性。醉道士可謂嗜酒如命,從晚上直喝到月亮漸漸隱去,天將大亮時,又從太陽初升喝到月亮漸上時,一天到晚,沉醉在醉鄉之中。道家所謂的餐霞服氣之類的養身方法,醉道士一概不理,認為是自尋苦吃。只要有酒喝,即使是做官,甚至是當神仙,醉道士也不羨慕。喝到痛快處,脫巾解帶,酒傾滿身,醉眼朦朧,分不清誰是主人,誰是客人。“尊罍”以下六句把畫中醉道士以喝酒為樂的性格和醉態可掬的形象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詩的最后四句抒發了詩人對現實社會的感受和對醉道士率性而為的個性的贊賞。現實生活中有許多人或為了自身利益而趨炎附勢,巴結權貴;或為了美女佳麗而爭風吃醋,用盡手段,他們哪里比得上醉道士藉地而飲,一醉方休的快樂呢?依照《隋唐嘉話》的記載,眾僧出資請閻立本作此畫,原是為了譏諷道士的,但閻立本筆下的醉道士是如此的脫略行跡,灑脫放蕩,不求名利,可謂是“真道士”,恐怕是讓眾僧失望了。
上一篇:《金陵圖》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顧閎中畫韓熙載夜宴圖》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