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國風鄭風·揚之水》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揚之水,不流束楚。①終鮮兄弟,維予與女。②
無信人之言,人實誑女。③
揚之水,不流束薪。④終鮮兄弟,維予二人。
無信人之言,人實不信。⑤
【注釋】 ①揚之水:急流之水。揚,激揚。不流:沖不走。束楚:一束柴。楚,荊草或荊棵之類。束楚,亦即束薪,可以用作燭薪,古婚禮照明必備。行之日久,約定俗成,凡束楚、束薪、刈薪、析薪等等,在《詩經》便成為婚娶、家室之象征。為何此“束楚”、“束薪”要同“揚之水”相聯系?據日人白川靜研究,中國古代有束薪投溪以占逆順的民俗。流水沖不走束薪,表示婚姻牢固,主吉。②終:既、已。鮮:少,缺少。予:我。女:你。③(kuang 狂):借為“誑”,欺騙。④束薪:義同束楚。⑤信:誠實。
【譯文】 河水向前急速速,不能沖走一束荊。我家最是少兄弟,只有咱倆一家主。勸你且莫信謠言,他們騙你當糊涂。河水向前急急奔,不能流走一束薪。我家最是少兄弟,一家只有咱兩人。勸你且莫信謠言,他們說話無誠信。
【集評】 宋·朱熹:“淫者相謂,言揚之水則不流束楚矣,終鮮兄弟,則維予與女矣。豈可以他人離間之言而疑之哉!彼人之言特誑女耳。”(《詩集傳》卷四)
【總案】 此篇為丈夫勸妻毋信謠言,專心相愛之辭。從“人實廷女”的勸辭看,這個家庭是已經受到了謠言傷害的。也有說此篇為妻勸夫者,但《王風·揚之水》言薪字,興句與此篇全同,作男辭,則此篇不宜例外。又后世亦多有解為兄弟相勸之辭者,亦未是。《詩序》解此詩:“《揚之水》,閔無臣也。君子閔忽(鄭昭公)之無忠臣良士,終以死亡,而作是詩也。”而《鄭箋》則云:“忽(鄭昭公)兄弟爭國,親戚相疑,后竟寡于兄弟之恩……作此詩者,同姓臣也。”此皆附會之辭,固無可信,然其影響甚遠。《詩義會通》駁之最簡明:“莊公之子(鄭昭公兄弟)至多,而詩稱終鮮兄弟,其為非忽(昭公)固至明也。”《詩經》以束薪(束楚)興婚事,諸篇用法不同,而意象亦各有別。例如《唐風·綢繆》:“綢繆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見此良人!”這是以纏束稠密之束薪興嫁娶。再如《王風·揚之水》:“揚之水,不流束薪……懷哉懷哉,曷月予還歸哉!”此則以揚水不流束薪興戍人對家室的思念。此《鄭風·揚之水》,用法與《王風·揚之水》相同,意象亦大體相似,乃象征愛情篤厚、室家牢固,不宜為謠言所侵害也。全詩兩章疊詠,其興句由象征性取義,故可稱象征性起興,亦或謂廋語起興。《詩集傳》注兩章:“興也。”
上一篇:詩經《國風·王風·揚之水》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詩經《國風·唐風·揚之水》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