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雅小雅谷風之什·小明》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明明上天,照臨下土。①我征徂西,至于艽野。②
二月初吉,載離寒暑。③心之憂矣,其毒大苦。④
念彼共人,涕零如雨。⑤豈不懷歸?畏此罪罟。⑥
昔我往矣,日月方除。⑦曷云其還,歲聿云莫。⑧
念我獨兮,我事孔庶。⑨心之憂矣,憚我不暇。⑩
念彼共人,睠睠懷顧。(11)豈不懷歸?畏此譴怒。(12)
昔我往矣,日月方奧。(13)曷云其還?政事愈蹙。(14)
歲聿云莫,采蕭獲菽。(15)心之憂矣,自詒伊戚。(16)
念彼共人,興言出宿。(17)豈不懷歸?畏此反覆。(18)
嗟爾君子,無恒安處。(19)靖共爾位,正直是與。(20)
神之聽之,式谷以女。(21)
嗟爾君子,無恒安息。(22)靖共爾位,好是正直。(23)
神之聽之,介爾景福。(24)
【注釋】 ①明明:明智聰察的樣子。②征:行。徂(cu殂):往。艽 (qiu 求)野:荒遠的地方。③初吉:農歷每月初一至初七、八。王國維說:“古者蓋分一月之日為四分:一曰初吉,謂自一日至七、八日也;二曰既生霸,謂自八、九日以降至十四、五日也;三曰既望,謂自十五、六日以后至二十二、三日也;四曰既死霸,謂自二十三、四日以后至于晦也。”(《觀堂集林·生霸死霸考》)載:猶“則”,于是,就。離:歷。寒暑:指一年。④毒:災難。大:太。⑤共人:和順恭謹的人。共,通“恭”。涕:眼淚。⑥畏:害怕。罪罟(gu古):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說文》:‘罪,捕魚竹網。罟,網也。’罪罟猶云網罟。”這里指法網。⑦往:出發。除:除舊更新。⑧曷:通“何”。云:語助詞。聿:語助詞。莫:通“暮”,這里指年終。⑨獨:孤獨。孔:很。庶:多。⑩憚(dan旦):勞苦。(11)睠睠:即“眷眷”,戀慕。(12)譴:責備。(13)奧:通“燠”,溫暖。(14)蹙:急促。(15)蕭:一種香蒿。菽:豆類。(16)詒:遺留。伊:是。戚:憂傷。(17)興:起身。言:焉。(18)反覆:變化無常。(19)嗟:嘆詞。爾:你們。無:不要。恒:常。安處:安居。(20)靖:敬慎。共:守奉。位:職。與:幫助。(21)神:天神。之:助詞。之:代詞,指“靖共爾位,正直是與。”式:乃,就。谷:善,指好處。以:與。女:通“汝”,你。(22)安息:同“安處”。(23)好(hao浩):喜好。是:代詞,這。(24)介:給予。景:大。
【譯文】 明察聰慧的上天,你光照我們人間。我曾出征往西,到了荒遠之野。那是二月初時,今已又歷寒暑。心中憂傷不已,飽受災難太苦。想那恭謹之人,淚落好像下雨。難道不想回去?害怕法網掛住。從前我離家時光,日月正除舊更新。何時才能回去,一年已到年終。想到我的孤獨啊,我的事務也很重。心中憂傷不已,勞苦沒有閑空。想那恭謹之人,依戀懷念回顧。難道不想回去?害怕譴責惱怒。從前我離家時光,日月正暖暖洋洋。何時才能回去,政事愈益急迫。一年又到年終,采蕭獲菽之時。心中憂傷不已,自留這個罪受。想那恭謹之人,立即起身離宿。難道不想回去?害怕變化莫測。唉唉你們君子,不要常常安逸。謹慎守奉職位,正直就要支持。天神聽到以后,就賜好處給你。唉唉你們君子,不要常常安逸。謹慎守奉職位,愛好這正直道理。天神聽到以后,就賜大福予你。
【集評】 清·姚際恒:“此詩自宜以行役為主,勞逸不均,與《北山》同意,而此篇辭意尤為渾厚矣。”(《詩經通論》卷十一)
清·方玉潤:“此詩與《北山》相似而實不同。彼刺大夫役使不均,此因己之久役而念友之安居。題既各別,詩亦迥異。故此不獨羨人之逸,且勉其不可懷安也。而《序》乃謂‘大夫悔仕于亂世’。詩方勉人以‘靖共’,己顧自悔其出仕,有是理哉?”(《詩經原始》卷十一)
【總案】 這是一首行役征戍之人思鄉念友的述懷詩。他謹慎供職,思鄉念友,但又不敢擅離職守,以致不得不自我安慰、勸戒朋友,希望上天保佑,福祿降臨。正如朱熹所言:“大夫以二月西征,至于歲莫(暮)而未得歸,故呼天而訴之。復念其僚友之處者,且自言其畏罪而不敢歸也。”(《詩集傳》卷十三)
上一篇:詩經《雅·小雅·節南山之什·小旻》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詩經《國風·召南·小星》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