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白云泉》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無心水自閑。
何必奔沖下山去,更添波浪向人間。
這首詩寫于蘇州刺史任上,大約是在寶歷元年至寶歷二年(825~826)間。白云泉,位于蘇州市西南20里的天平山上,為天平山上一勝景。
起句即點明白云泉的地理位置,雖是平淡道來,然而,山、云、泉所特有的境界,已給人以清新閑靜的感覺,仿佛進入到了世外桃園的仙境。第二句“云自無心水自閑”,給詩人印象最佳、最投合他心意的還是白云泉,因為白云泉周圍的白云是那樣的悠閑自在,無牽無掛;而泉中的水,看上去是那樣的閑靜從容,自得其樂。所謂“無心”,意為無成心,事出自然,初本無意,陶淵明《歸去來兮辭》有: “云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返”的句子。這一句中的兩個“自”字,很好地把云水那種閑逸自得的神韻傳達了出來。不過,與其說這句是對云水形態的傳神描寫,倒不如說是白居易此時此刻自身心靈的坦露,是一種移情作用的結果,是一次物我契合的撞擊。我們知道,白居易除蘇州刺史時,已經54歲了。此時的他由于在仕途上的坎坷,嚴酷的政治斗爭,使得他心氣與意志逐漸地消沉起來,在杭州與蘇州刺史任上,實際是過著一種亦官亦隱的生活。雖說他在任上非常關心人民的生活,但前期那種“至寶有本性,精剛無與儔??墒勾绱缯郏荒芾@指柔。愿快直士心,將斷佞臣頭” (《李都尉古劍》)的氣概幾乎看不見了。所以在目睹了白云泉的美景后,才會引發出后面兩句的議論: “何必奔沖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間。”表面上看,這是在詰問泉水,實際上也可看作白居易自己這一時期心態的一種反映,也就是陶淵明在《歸去來兮辭》中說的“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钡拙右子直忍諟Y明多了一層痛苦,就是他無法痛下決心,離開官場,于是只得掙扎在對自由寧靜生活的向往與政治斗爭、俗務纏身這二者之間。這種心態在他任職杭州、蘇州時所寫的詩作中多有流露。這里的“何必”、“更添”,足見詩人的感慨有多深。
這首詩歌情與景結合得相當好,寫景深得自然山水之神韻,卻又能做到景中寓志;抒情議論中,也能夠做到意在象外,富有理趣。
上一篇:李白《白云歌送劉十六歸山》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下一篇:杜甫《白帝》精選經典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