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劇曲鑒賞辭典·明代劇曲·明代傳奇·陸采《明珠記·橋會》原文與翻譯、賞析
【香柳娘】(旦上)嘆郵亭一夜,嘆郵亭一夜,琵琶空響相思調,不遇知音賞。似牛郎織女,似牛郎織女,脈脈兩情傷,盈盈隔河望。恨無端夜光,恨無端夜光,我道你是藍田玉成雙,元來是淚珠拋放。(下)
(生上) 那二十九乘車兒都過了,只不見小姐的車兒。遠遠望見來也。
修橋的,你只等他來,便要下手。(凈、丑應介)
【前腔】 (生) 望香塵起處,望香塵起處,轔轔車響,佳人漸近頻顒望。愿蒼天有意,愿蒼天有意,與我拆輪鞅,不教他前往。愿花驄解事,愿花驄解事,停驂駐橋傍,留連一餉。(凈、丑做扛石介)
【前腔】 (旦上立介) 遇橋傾怎行,遇橋傾怎行,暫停車仗。(見生介)呀,你是我哥哥王仙客。舉頭忽見冤魔障。(生立低白介) 小姐,小生在此久等,肯容一面么?(旦) 閣淚眼相看,閣淚眼相看,欲待訴衷腸,匆匆怎說向。論此生長別,論此生長別,除非是夢出宮墻,暫同鴛帳。
【前腔】 (生) 傍氈車立地,傍氈車立地,偷睛斜望,春光只隔流蘇帳。(旦) 解元,怎生與你親近說句話兒? (生上前又住介) 要相親實難,要相親實難,恨咫尺在伊旁,如遮萬重障。且佇立細看,且佇立細看。(旦)解元,你上前來。(生) 只聽得悄聲兒喚郎,淚沾紅浪。
【前腔】 (旦) 痛此身漂泊,痛此身漂泊,空成骯臟,朱顏暗向閑中喪。論隔絕此生,論隔絕此生,不若死君旁,魂魄得相向。(生) 姻緣既斷,我叫塞鴻還你那珠,免得思想。(旦) 這明珠是我贈你的,怎么又還我?仍舊送你,客中貧乏,賣來供給。書中之言,望乞介意。(生拾介)(旦)這明珠錦字,這明珠錦字,與你表思量,芳心搖蕩。(凈、丑扛橋面上介) (旦舉手介)解元保重,我不敢久住。(下) (生哭介) 小姐,你又去了,兀的不悶殺人也。
【前腔】 嘆兩下沒緣,嘆兩下沒緣,重重魔障,對花不語頻惆悵。這明珠可憐,這明珠可憐,本待再成雙,如何又撇漾。愿化作錦鴛,愿化作錦鴛,和你飛入大江,脫離羅網。(下)
【前腔】 (外、貼、小旦上) 念奴生嬌怯,念奴生嬌怯,不禁風浪,驅馳王事多勞攘。(外) 你那一個內家,怎的落后了許多路,才趕上來? (旦上)告敕使,是奴家因到渭橋邊,橋面落下水里去了,等人夫扛上來,遲了一會。(合) 正西風釀寒,正西風釀寒,冷入繡羅裳,隨風輕蕩漾。(外、貼、小旦下) (旦吊場) 恨滿懷幽怨,恨滿懷幽怨,不說與伊行,枉添悒怏。(下)
《明珠記·橋會》之前,劇演王仙客于朱泚亂平后進京尋親無著,承父蔭授富平縣尹并權領長樂驛官。適內官奉差帶領三十宮人赴皇陵打掃,途徑此地,宿息于長樂驛館。仙客令書童塞鴻扮作煎茶童子,打探無雙消息,卻巧無雙在內。為謀會面,仙客買通修橋百姓,囑于無雙乘坐之車過渭橋時故意撤去一石,使不得行,借以求得一見。
這里所錄第一曲為無雙在郵亭(驛館) 暫歇一夜、繼續起程后所唱。她從塞鴻處得知仙客在此,卻無由見面,更感傷情。她恨如藍田美玉一樣珍貴的夜光珠雖已成雙,她與仙客卻如牛郎織女被盈盈之水隔斷。仙客仰望 (顒望) 無雙之車漸近,便命撤石。以下數首皆無雙與假扮修橋監官的仙客于相望而不得相親、相敘的境況下,各自抒發內心苦悶的曲子。無雙已為宮人,自不得與外人交談,二人謀得一面,反而更增 “悒怏” (憂郁不樂)。二人所唱之曲皆用屬于南呂宮的 【香柳娘】,南呂宮之曲宜于表現 “感嘆悲傷” 的感情 (王驥德《曲律·論宮調第四》)。【香柳娘】曲,據《南詞新譜》 云: “古本俱無重疊句。” 這里從俗多用疊句,如“嘆郵亭一夜,嘆郵亭一夜”,“似牛郎織女,牛郎織女”,“恨無端夜光,恨無端夜光” 等,表現了強烈的感情。此劇用詞俊雅流麗,誠如祁彪佳 《遠山堂曲品》 所評: “文人之情,才士之致,具見之矣。”
《明珠記》 忠實于原著,人物形象與原作無大出入,而刻劃更為細致入微。劇中描寫王仙客在服喪期滿欲歸舅家時表現出充滿即將坦腹東床的喜悅和一逞風云之志的豪情,不料等待他的卻是重重的阻礙。在一次比一次更為沉重的打擊中,王仙客始終沒有屈從于命運的安排。不管困難多大,他都是從容地、耐性地、不顧個人名利安危地去尋求轉機,表現出對劉無雙的一往情深和執著追求。劉無雙秉性堅貞,得知父親悔婚,她口不敢言,心中早已作好“便死也魂與檀郎為伴” 的準備。亂起突然,倉促間她取明珠贈仙客,表其深情及他年合珠相偕的愿望。赴掃皇陵途中聞說古押衙仗俠好義,她銘記心中,驛站留書仙客,字字含淚,悲切時仍能冷靜地指出救己脫離牢籠的方法——尋古押衙行磨勒盜紅綃之計。這些行動都顯示了無雙用情之專與用心之深。
此劇以明珠貫串始終,明珠表意,明珠寄恨,明珠贖軀,最后珠合團圓。全劇結構嚴謹,布局中時見巧思。不足之處在于,劇中人物不論身份、教養有何不同,出口皆成文章,且無文野之分; 有時喜做一些文字游戲,如與劇情發展無大關系的長篇四六駢語說白,以及不合時宜地用曲牌聯句等。
上一篇:《昆侖奴》原文與翻譯、賞析
下一篇:《昭君夢》原文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