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湖游覽區
位于黃石市市區中部,長江南岸,又名南湖、張家湖。現有水面約5700萬平方米。磁湖之名始見于宋代,但其起源早于宋代。因蘇軾、蘇轍兩兄弟在磁湖相見,泛舟吟句,使磁湖名聲更大,成為風景名勝區。湖水環繞團城山,好似以水為城,故得此名。整個游覽區面積2平方公里。齋公山、石蟹山、海螺山、蜈蚣山、青龍山等環水而立,風景綺麗。湖水與長江相銜,水產豐富,鯽魚和青魚被列為朝廷貢品。因磁湖底下都是磁鐵石,湖水磁化,是開展旅游療養的好地方。磁湖經長江與黃州一水相連,相傳東吳名將陸遜在此操練過水軍。在游覽山湖自然風光時,還可憑吊三國勝跡。
[現代散文] 第一次聽說磁湖、團城風景名勝區,就不由在心中構想著它的蜃樓幻景。一個驕陽普照的夏日,我終于來到了心中的理想桃源。
四周青山環綠水,一汪碧波繞翠島。這就是我見到的黃石市磁湖、團城山風光。遠處群山兜著磁湖,近看湖水擁抱團城山,環境優美,景點簇擁。難怪蘇軾到黃州后,邀其弟蘇轍相會磁湖,泛舟暢游。史料記載,很早以前磁湖就是風景名勝區,建有許多亭閣景點。宋代蘇氏兄弟泛舟吟詩詩前,就建有“全真亭”、“安流亭”“清風閣”、“木樨亭”。二蘇賦詩后,人刻其詩于石碑上,名曰“蘇公石”。還在磁湖與長江連接處的“醉吟窩”摩崖刻石,使景觀更添特色。河陽趙純披旨趨朝少息于此,也題書了“江山秀麗使人不忍去……”的字文。可見磁湖風景是相當迷人的。
游磁湖必游湖心的團城山。它西接青龍山,東臨鲇魚墩,有杭州路穿湖與東岸相連。團城山風景區主要景點有三處:鲇魚墩,位于杭州路北側的湖中間,形似突臥于湖水中的“鲇魚”。墩上屹立著刻有二蘇詩的“蘇公石”,建有“魚躍鳶飛”等景觀。進入仿古“三疊”式牌樓,只見依“島”筑路,水杉垂柳,人行其間,心曠神怡。繼進一字形廊房,立有碑刻,可供游人小憩。再拾級而上,高處有兩層小亭,六角飛檐,水環亭閣,煙波蕩漾,十分雅致。真是登斯島也,寵辱皆忘,其喜洋洋者矣。
象鼻嘴,位于團城山的東端,是磁湖風景區的中心。嘴上建有“逸情世外,趣味園中”的逸趣園。園的東面與鲇魚墩隔水相對,南經杭州路向東與老市區相接,亭、廊、樓、軒依山傍水而建,真是“瓊樓玉徑,恰似蓬萊霄漢”,被譽為團城山風景區的“園中之園”。園中有滴翠亭、凝碧亭、煙波一覽亭、迭秀藏凹亭、勁節虛懷亭,以及爬山廊、曲廊、掩勝樓、留夢軒,還有景門、影壁、漏窗、墻垣、疊石、水面、逸趣園紀碑和觀字碑等景點,是一處不可多得的游覽地。
澄月島,是磁湖的人工島,位于杭州路南側湖中間。月亮山的側影蕩于水中,好似“天外懸明鏡,湖上壘冰洲”,故而得名澄月島。踏上藕香橋,隨風飄來荷葉的縷縷清香,把渾身的暑氣都消退了。門匾上“澄月島”三個古樸蒼勁的大字特別引人入勝。進門向右,順著沿湖石徑,踏過點水石,便到一處長廊,七步一回,五步一折,左邊湖水瀲滟,右面竹影婆娑。經過暢懷軒,拐出曲廊,前面一段粉墻、一道月門、一座半沒墻里的六角亭,上有一副“亭開六角半,月有十分圓”的對聯,令人反復吟誦,感到風趣而有哲理。進入古香古色的澄心閣,坐在古藤太師椅上,欣賞現代金曲,倒也別有情趣。從曲廊轉出,跨過一彎小橋,沿著花徑前行,穿過水上舞廳,只見幾片碩大的“荷葉”參差地“浮”在水面,可供游人行走,稱作“荷葉橋”。橋畔,邀月、濯月兩亭相望。再前行,便到醉月亭。亭下露出一泓湖水,亭前塑有一輪滿月,蟾宮玉免搗藥正忙。經過此亭,正對著圓形水池的便是伴月雙亭。池中婷婷玉立的嫦娥站在相依相伴的雙亭前。人游到此,仿佛已入仙境。回味起澄月島門樓上的對聯:“身寄冰洲,攬月無須窮碧漢;客來荷蒲,飛觴何必赴瑤池”,正是我此時心情的寫照。
游罷了磁湖眾多景點,不知不覺晚霞已飛滿晴空,把天地間的一切都鍍上了一層金紅,翠綠的島山不時閃著金星,白色的亭臺變得象撒上了金粉,清澈的湖水蕩漾泛起了粼粼金光,奶白的面包車也披上了金裝。我們沐浴在霞光之中,真是賞心悅目極了。
(曹祥本)
上一篇:描寫《碧山龍泉洞》的詩詞與文章
下一篇:描寫《神秘谷》的詩詞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