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①
荊吳相接水為鄉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處泊?天涯一望斷人腸。
【注釋】
①孟浩然:見《留別王維》。
②荊吳:荊,指荊襄一帶,吳,指東吳。
【詩本事】
杜十四,名杜晃,當時是位舉子。
【賞評】
杜晃要去東吳,因此詩人說“荊吳相接”,是“天涯若比鄰”的意思。荊吳兩地皆多河流湖泊,詩人便說它們以水為鄉,那么連接兩地的也是水了。行人由荊襄到東吳,自然要從春江上掛帆而去,兩句接得自然而流暢。以水為鄉,無理而有詩意;江正渺茫,仿佛江亦有情,作出渺茫無邊之態,與別后詩人的心一樣空空落落?!肮路h影碧空盡”,江水宏闊,哪里還有友人那小小一葉扁舟的影子?天又漸漸黃昏,詩人不禁懷想,茫茫大江,朋友此刻在哪里停泊呢?天涯一望,水波無言,怎不令人為之斷腸!
關于“日暮”,魯迅先生在《藤野先生》里說:“從東京出發,不久便到一處驛站,寫道:日暮里。不知怎地,我到現在還記得這名目?!薄叭漳骸贝_是個詩意的詞,“日暮里”,好像處于一個無限惆悵無限黃昏的空間。從“日之夕矣,羊牛下來。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到“日暮鄉關何處是”,再到“日暮征帆何處泊”,其時的傷感與迷茫都如在目前。
【詩評選輯】
明·蔣仲舒《堯山堂外紀》:不勝歧路之泣。
上一篇:杜荀鶴《送友游吳越》抒情贈友離別詩賞析
下一篇:王 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抒情贈友離別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