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暮江吟》唐山水詩鑒賞
白居易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暮江吟》是白居易寫景詩的佳作,久已膾炙人口。它大約寫于唐穆宗長慶二年(822)秋。這年七月十四日,白居易由中書舍人改任杭州刺史,經襄陽、漢口赴任,于十月一月抵杭。本詩作于這次赴任的江行途中。它以細膩的筆觸,艷麗的設色,描繪出了一幅暮江秋色的畫圖。
詩的前兩句寫黃昏時分的江面景色: 一道殘陽鋪展在江面上,江水一半是碧色,一半是紅色。色彩鮮明,情景真切。“殘陽”,指太陽將要落山的陽光,這陽光已接近地平線,只有一道余暉斜照,“一道”二字用得十分恰切、生動。“一道殘陽鋪水中”,這“鋪”字極其準確而形象地把殘陽鋪展江面的景色描繪了出來?!鞍虢虢t”,景色寫得奇麗?!吧保瑩鞔?a href="http://www.tenkaichikennel.net/shiji/yangsh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楊慎《升庵詩話》(卷十一)解釋說:“瑟瑟,珍寶名,其色碧,故以瑟瑟影指碧字?!币徽f即青玉,碧玉。這里用來形容斜日照不到的半邊江水,顏色象青玉一樣碧綠; 映著如血殘陽的半邊江水,紅彤彤的。這半碧半紅,碧紅相對,色彩絢麗的江面景色,歷歷在目。
后兩句寫秋江夜景。詩人從黃昏飽覽落日斜照的景色,直到夜幕降臨,觀賞秋江夜景,更是情不自禁地贊美惹人喜愛的九月初三夜,描繪了迷人的幽靜夜景: 江邊的草上綴滿了一顆顆露水,好象白亮渾圓的珍珠,在月色下寒光閃閃; 新月懸掛在西方天邊,彎彎的好象一把弓??蓱z(可愛,惹人愛憐的意思)二字正充分表達了詩人對這迷人景色的摯愛和贊頌。農歷九月,表明時當深秋; 初三夜正是一彎新月初升的時刻。一彎新月象一把弓,比喻妥帖入微,真切動人。真珠即珍珠,為貴重裝飾品?!奥端普嬷椤?,比喻亦極精妙,既顯示出秋夜的典型景色,又表現了詩人對露珠的珍惜,即對秋色的愛憐。
白居易是一位熱愛大自然的詩人。他觀賞暮江秋色,經過細致觀察,攝取典型景物,準確把握它們的特征,把黃昏和夜晚的景色連成一片,組成一幅色彩繽紛的圖畫。誠如《唐宋詩醇》所評,這首詩“寫景奇麗,是一幅著色秋江圖”。
這首詩前兩句和后兩句的時間和空間距離大,人們多有不同理解:一是認為本詩是長慶元年或二年在長安時寫的,是虛寫,不是寫實。一是認為本詩的前兩句是寫實,寫詩人觀賞落日斜照江面的奇麗景色;后兩句是虛寫,寫的不是當時之景,很象忽然回憶昔日之景,念及舊時的人和事,但“九月初三夜”究竟是指當夜,還是指昔日之夜?它為何惹人愛憐,念及何人何事? 詩人沒有言及,無從查考。三是認為全是寫實,前兩句寫黃昏,后兩句寫秋夜,前后銜接。以上三種認識,各有道理,可以兼采并存。讀詩論詩只要顧及全篇,不違背詩意,不妨從不同角度去理解、欣賞,見仁見智,各得其妙。
上一篇:許有壬《晚過韶州》金、元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
下一篇:蘇舜欽《望太湖》宋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