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劇曲鑒賞辭典·宋代劇曲·元代雜劇·石子章《秦修然竹塢聽琴》原文與翻譯、賞析
【中呂·粉蝶兒】 這些時懶誦《南華》,將一串數珠來壁間閑掛,念一首《斷腸詞》顛倒熟滑。不免的喚道姑,添凈水,我剛剛的把圣賢來參罷。若不是會首人家,幾番將這道袍脫下。
【醉春風】 我如今將草索兒系住心猿,又將藕絲兒縛定意馬。人說道出家的都待要斷塵情,我道來都是些假,假。幾時能勾月枕雙欹,玉簫齊品,翠鸞同跨!
此劇故事是說鄭彩鸞自幼許婚秦修然,但久不通問。官府下榜文,令二十以外女兒,不論官宦、百姓人家,必須出嫁。彩鸞父母雙亡,無人作主,只好到竹塢庵出家為道姑。秦修然因進取功名來鄭州,寄居梁公弼家。一日踏青賞景,貪看景色誤了時辰,天色已晚,便在城外借宿。恰逢彩鸞彈琴,修然駐足聽琴,得與見面。兩人一見如故,暗暗生情。梁公弼得知此事,很是不滿,怕秦誤了功名。他命人對修然說,竹塢庵道姑是個鬼怪,會纏死少年男子。修然聽后大驚,急忙啟程,上京赴考。梁公弼去竹塢庵探訪,愛彩鸞才藝,接她到梁家附近白云觀居住。修然高中狀元回來,梁向他解釋清楚,帶他見彩鸞,為他們主婚。彩鸞師傅趕來,責備彩鸞不該嫁人。梁公弼前來調解,不料老尼卻是梁失散多年的妻子,于是老尼也還俗,與梁團圓。此選第二折中兩曲。
彩鸞因修然不辭而別,音信全無,真真體會到 “四百四病相思病最苦”。然而,她的身份卻是個出了家的道姑,本該了斷塵念俗慮,不該有這種相思之情,這就造成身份與情欲的矛盾,使她柔腸百折,難以擺脫?!痉鄣麅骸壳叭渌袊@這些時心境大為改變:懶誦《南華》,把數珠也在壁上閑掛,相反的,倒將《斷腸詞》 背的個顛倒滑熟?!赌先A》 即 《莊子》,自唐代起,莊子被封為南華真人,《莊子》被奉為道家經典,稱《南華經》?!稊嗄c詞》 應是指宋代女作家朱淑真的作品,充滿著幽怨哀憤。這就是說,她已經從思想情感上背離了自己的身份,背離了道教的教義。但是她的實際身份仍然是個出家人,所以不免喚來道姑,添上凈水,參拜圣賢。“不免的”用得好,是一種無奈,一種勉強的表現。若非她是個 “會首人家”,早把道袍脫下了?!皶兹思摇?指體面人家,彩鸞原是官宦人家的千金,父親是朝廷禮部官員。正因為出身高貴,使她要顧全體面,不能大膽地追求幸福,這也是一重身份顧慮。
【醉春風】 更進一步寫她的思想矛盾。作為道姑,她應該鎖定心猿意馬。但是,系住她心猿的是根“草索兒”,縛定她意馬的乃是 “藕絲兒”,這豈能系得住,縛得定?彩鸞并不是篤信道教而出家,是環境所迫,是出于一個孤女的無奈,她不能屏棄俗念,是可以理解的。尤其在遇見一個自己鐘情的男子時,對愛情的追求,對幸福的憧憬,完全掙斷了宗教教義的束縛?!叭苏f道” 兩句,是她對皈依宗教要 “斷塵情” 的懷疑,她看到其中的虛偽,認為塵情難斷。作為一個女兒家,她企望的是“月枕雙欹,玉簫齊品,翠鸞同跨”。如果說 【粉蝶兒】 中,她是一種 “懶誦 《南華》”,喜歡《斷腸詞》 的感受,還勉強地參 “圣賢”; 那么,在 【醉春風】 中,她已將這種感性,提升到理性的認識,認識到斬斷塵情是假的,同時,她也明確地認識到自己要的是什么。這時,她的身份與情感的矛盾雖依然存在,解決矛盾的指向已經明確,所缺的僅是一個機會。
這是劇中女主角的戲劇獨白,戲劇獨白常常會袒露角色的內心隱秘。彩鸞的秘密是她悄悄愛上了一個情意相投的青年,而作為一個道姑,她該不該這樣呢? 這是她的心結。在這兩曲中,作者讓我們讀到了她的認知過程、解結過程,是一個從感覺開始,提升到理性的合乎邏輯的過程。這正是作者成功的地方。作者在用詞上是頗為講究的,如 【粉蝶兒】 中 “不免的” 寫其勉強,“幾番” 寫其反復的思考和猶豫,都為寫她復雜的、解不開的心結?!咀泶猴L】 中 “草索兒”、“藕絲兒” 形容得好! 把她的思想堤防形容得如此脆弱。而 “我道來” 句用兩個 “假” 字著重強調,說明她意向已決,再無反顧。末三句為“鼎足對并” 用了簫史典故,不但使詞句更為華麗,也使她的夢想更加美妙,值得她不惜一切去追求。
上一篇:《種玉記·往邊》原文與翻譯、賞析
下一篇:《秦廷筑》原文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