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劇曲鑒賞辭典·明代劇曲·明代傳奇·汪廷訥《種玉記·往邊》原文與翻譯、賞析
【武陵花】 金屋鸞儔,屈指經年離別久。那夢魂飛繞處,偏憶舊時佳偶。誰料等閑平地起波濤,把嬌娃款塞多僝僽。記得芙蓉帳共綢繆,如今須打疊打疊那風流。他往紫塞悲秋,相思淚,苦凝眸,更水宿風餐豈自由,豈自由。顧不得寒沙漠漠點征裘,那邊月似彄,那邊風似矛,又何曾禁受。兀的不慘殺人也么愁! 兀的不痛殺人也么愁! 凝望斷玉門關口,看行行歷盡隴山頭,怕煙云萬里暗譙樓。
【前腔】蹬雨鞭風,一段離情拍拍浮。痛憶那時分袂,兩種相思一樣含愁。料他也似我常自恨漂流,似我常自恨漂流。怕湘裙數摺腰肢瘦,禁不得翠壓雙蛾,損玉肌秋。西風魂斷倩誰收,倘此去霎時聚首,惜別牽衣我也無計留。真個渺渺何年恨始休,恨始休??吹渌?,萬里冷颼颼。望渝州,同伊身世屬離憂。只見塞草連天暮,那胡笳遙聽,哀雁鳴秋,百感中來不自由。
【尾聲】 程途望望同奔走,正樹杪夕陽時候,且向蘧廬暫憩游。
《種玉記》 演霍仲儒事。敘漢代平陽霍仲儒,編選為縣中掾吏,后執役平陽侯曹壽家。夢中福祿壽三仙贈以紫玉杖、玉絳環、玉拂塵,以為顯達之兆,醒得其器。時衛青及妹衛少兒亦事平陽侯府。少兒與霍仲儒園中邂逅,傳箋相約,私締良緣,霍贈以玉絳環。衛青發現少兒戴有仲孺之玉絳環,借霍仲儒役期已滿,遣回原籍,時少兒已孕。平陽俞氏,夢執玉拂塵之少年與其女有姻緣之分。恰霍仲儒借茶俞家,俞氏一見,正是夢中少年,遂招仲孺入贅其家。一年后,俞女生一子。值匈奴犯邊,廷臣嫉衛青,薦朝廷以衛少兒和番。少兒命書童送信給霍仲儒,希望能在塞上見最后一面。后衛青妹衛娘娘奏以昭君代之?;糁偃逯寥?,為匈奴所阻,滯留十余年。十余年后,少兒之子霍去病為衛青所薦,征討匈奴。少兒付之玉絳環以尋父。霍去病擊敗匈奴,迎父而歸。俞女之子霍光,中賢良科第一名,招為駙馬?;糁偃逡患覉F圓。
《往邊》 出寫霍仲儒接到衛少兒將去和番的消息,至塞上欲與少兒見一面。他辭別俞氏母女,帶著書童匆匆趕往邊塞。第一支 【武陵花】 抒發霍仲儒對衛少兒的感情?!皦艋觑w繞處,偏憶舊時佳偶”,描寫霍仲儒的思念之情,雖然他已經和俞女成婚,可是他對衛少兒的思念,時刻縈繞在心中。從自己至塞上的艱難程途,想象少兒怎能禁受這漫漫苦旅,的是 “慘殺人也么愁”! 第二支 【武陵花】 從自身出發,想象少兒也一定和自己一樣,為相思瘦損腰肢。想這一見,直是生離,她要走,我也無法將她留住。這時,見塞草連天,聽胡笳聲斷,哀雁悲鳴,怎么能不一腔哀怨、悲憤莫名! 這兩支曲子都是先寫情,后寫景,然而情中含景,景內蘊情,情景交融,準確的描繪了霍仲儒相思、哀怨、悲憤的復雜感情。此二曲前人評云: “行行想想,思人觸物,對景又思人,凄凄楚楚,如怨如訴?!?
上一篇:《種玉記·妃怨》原文與翻譯、賞析
下一篇:《秦修然竹塢聽琴》原文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