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黃庭堅·清平樂》
黃庭堅
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①。百囀無人能解②,因風飛過薔薇③。
【鑒賞】 美好的事物總要引起人們的珍愛與留戀,也極容易被用作象征和寄托。“春” 就是這樣一種美好的事物。古往今來,詠春、惜春、傷春、懷春之作可謂汗牛充棟,表達的就是人類對于美好事物的一種共同的普泛化的情感。黃庭堅這首詞也是寫惜春、傷春之情,但它深層里表現的卻是 “春” 的象征意義,寄托了詞人對青春、生命和理想的探尋和追求。這里的“春” 是“寂寞之春”,它給大自然和人類帶來了勃勃生機,然后又悄然歸去,無人知道它的 “行路”,無人知曉它的 “去處”。這就是春的生命歷程,多么輝煌,又何等“寂寞”! “寂寞之春” 實際上是詞人 “寂寞之心” 的投射與物化。這 “寂寞之春”的生命世界,就是詞人對社會和人生的自我體驗。黃庭堅一生屢遭貶謫放逐,備嘗世態炎涼,他的生命之旅是 “寂寞” 的,“無人能解” 的! 這就是詞人發出 “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 的感傷悲慨之音的心理依據。不僅如此,此詞詠春還有另一層象征意蘊: 在春天悄然歸去之后,抒情主體仍在不懈地詢問、追尋,期求 “喚取歸來同住”,這種問春、尋春、喚春、留春的執著情懷,實際上象喻著詞人對美好人生和人生理想的執著追求精神! 在寂寞中不沉淪,在失望中求希望,這就是此詞給予我們的人生啟示。
上一篇:《晏幾道·清平樂》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趙令畤·清平樂》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