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劇曲鑒賞辭典·明代劇曲·明代雜劇·葉憲祖《易水寒》原文與翻譯、賞析
(末) 荊卿有此奇才何不求個售主?(生)
【北混江龍】連城白璧,肯無端獻楚,自悲啼?且沈山瘞影,被褐藏輝。高掛著馮驩囊里鋏,牢收了朱亥袖中錘。江湖漂泊,市井追隨,逃名溷俗,縱酒忘機。喜來時唱幾曲短長歌,悶來時灑幾點英雄淚。憑人拍掌,任我舒眉。
雜劇共四折,寫荊軻刺秦王故事,情節大抵依《史記·刺客列傳》,惟結尾處變壯烈的失敗為輕易的成功,于獻圖時,持刀在手,擒住秦王,逼其悉返侵占諸侯之地,秦王一一從命,下令從六國退兵,這時仙人王子晉駕臨,自稱是荊軻的仙班故友,遂引度其回歸仙界。全劇無足觀,個別曲子有精彩處,如這支 【北混江龍】 曲寫荊軻未發跡時江湖漂泊的心態便較有特色。其中 “末” 扮高漸離,“生” 扮荊軻。
“待價而沽” 是儒者的入世準則,所以荊軻說他絕不會像卞和那樣,發現了寶玉卻平白無故地為不能獻給楚王而哭哭啼啼,更何況自己是 “沈山瘞影、被褐藏輝”之人呢。沈山,無考,似當作荊山,桓譚《新論》 有云: “夫連城之璧,瘞影荊山; 夜光之珠,潛輝郁浦。” 指和氏璧尚未雕出還是玉璞時埋藏在荊山叢中。以藏而不露比喻自己的才華。被褐藏輝,一般作被褐懷玉,以身穿粗衣而懷揣美玉比喻貧寒而有才能。二者都用來喻指自己。孟嘗君的食客馮驩為求主人改善自己待遇而彈的鋏 (劍把),我將它高高掛起; 張良的殺手朱亥用以擊殺秦始皇的鐵錘,我把它牢牢收藏,然后是“江湖飄泊,市井追隨,逃名溷 (雜混) 俗,縱酒忘機”,意即隱姓埋名,浪跡天涯; 求醉于市井之中,遁身于事非之外; 興頭上高歌以抒懷,煩悶時落淚以自嘆??傊螒{他人好惡褒貶,隨意評說,我自依然徐步舒眉,我行我素。
這分明是一位卓爾不群而又懷才不遇、待價而沽的烈士的自畫像?!妒⒚麟s劇》于此曲上有王辰三的眉批: “白眼看他世上人?!?可謂中的。不過,其收斂鋒芒、混跡市俗也只是韜晦之計,所希冀的還是有朝一日鵬程萬里。在這一點上高漸離可謂其知音,其后 “末” (即高漸離) 有一支 【南桂枝香】 曲便道: “待時藏器,佯狂游世”,“本是鐘和磬,權為塤和篪”。暫為陶竹之響,為的還是發出金石之聲。就劇情而言,荊軻這一明志抒懷為后來刺秦的壯舉做了極好的鋪墊。
上一篇:《感天動地竇娥冤》原文與翻譯、賞析
下一篇:《有情癡》原文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