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龍吟·過南劍雙溪樓
舉頭西北浮云(1),倚天萬里須長劍(2)。人言此地,夜深長見,斗牛光焰(3)。我覺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待燃犀下看,憑欄卻怕,風雷怒,魚龍慘(4)。 峽束蒼江對起,過危樓,欲飛還斂(5)。元龍老矣,不妨高臥,冰壺涼簟(6)。千古興亡,百年悲笑,一時登覽。問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陽纜?
【解析】宋光宗紹熙三年(1190),閑居十年之久的辛棄疾被起用為福建提點刑獄,次年升任知福州兼福建安撫使。但在第二年又被諫官彈劾罷官。歸途中,路過南劍州時登上雙溪樓,寫了這首詞。上片頭兩句以用“長劍”去決“西北浮云”,喻自己本有恢復中原的壯志。隨即巧用典故,承“劍”展開:這里劍潭空蕩,斗牛暗淡,劍已很不好找。隱隱留下對險惡社會環境感覺的投影,“待燃犀下看”時,筆鋒又一轉:只怕“風雷”震怒,“魚龍”慘毒,因此自己又猶豫起來。暗喻掌權的主和派總是忌恨自己,使自己的抗金夙愿無法實現。下片以江水過危樓“欲飛還斂”,暗示自己備受限制難以奮飛。于是自比“元龍”,只好“高臥”。可是登名樓,觀天下,歷史的興亡悲歡一齊涌上心頭,自己又難以平靜。然而往下一看,卻又見有人卸風帆、系纜繩了。以此輕輕暗示,已被罷官的自己也將要這樣回家了。全詞文勢跌宕,含蓄婉轉,表露了詞人起伏的心潮和深沉的悲憤。
上一篇:經典《水調歌頭·金山觀月》詩詞解析
下一篇:經典《永遇樂》詩詞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