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軍行七首(其一)
王昌齡①
烽火城西百尺樓②,黃昏獨坐海風秋③。
更吹羌笛關山月,無那金閨萬里愁④。⊙【注釋】
①王昌齡:見《答武陵田太守》。
②樓:瞭望臺。
③海風:青海湖方向吹來的秋風。
④無那:無奈、無法消除。
⊙【詩本事】
《從軍行》,樂府古題,是詩歌的一種體裁。玄宗時邊地戰(zhàn)爭頻繁,故詩人多有對邊地生活的描繪。
⊙【賞評】
此詩寫邊境將士對家鄉(xiāng)親人的思念之情。
前兩句寫居住地的環(huán)境并渲染思鄉(xiāng)的氛圍。秋季的黃昏,寒風陣陣,戰(zhàn)士們處在青海烽火城西的瞭望臺上。居高容易念遠,再加上此時無事,孤獨無憑,思鄉(xiāng)、思親之情便極易發(fā)生。后兩句極力渲染這種相思離情。寂寥的環(huán)境中忽然傳來了嗚咽的笛聲。一下子相思難盡,宣泄而出。但是作者于結句換了一個角度,未直寫戰(zhàn)士思念親人,而是寫妻子思念萬里之外的丈夫。這樣宕開一筆,思維跳躍,思念相同,但卻展開了另一幅畫面,兩相對應,引人聯(lián)想,有力地凸顯了戰(zhàn)士與思婦之間強烈的思念之情,神韻飛動,手法巧妙,正所謂“萬綠叢中紅一點,動人春色不須多”。
魯迅說“無情未必真豪杰,憐子如何不丈夫”。這首詩寫相思,但仍以雄壯為底氣,從而顯得慷慨動人,感情如洪水般宣泄而出,感人至深。
⊙【詩評選輯】
①明·胡應麟《詩藪》:五言絕,唐樂府多法齊梁,體制自別。七言亦有作樂府體者,如《太白橫江詞》、《少年行》等,尚是古調(diào)。至少伯《宮詞》、《從軍》、《出塞》,雖樂府題,實唐人絕句,不涉六朝,然亦前無六朝矣。
②明·鐘惺、譚元春《唐詩歸》:龍標七絕妙在全不說出,讀未畢而言外目前可思可見矣,然亦終說不出。
③清·黃生《唐詩摘鈔》:當黃昏獨坐之時,鄉(xiāng)思已自無那,豈意羌笛更吹《關山月》之曲,聞之使人倍難為情矣。
④清·李锳《詩法易簡錄》:不言己之思家,但言無以慰閨中之思己,正深于思家者。
上一篇:楊 炯《從軍行》壯志凌云詩賞析
下一篇:王昌齡《從軍行七首(其二)》壯志凌云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