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查慎行
江勢西來灣復灣, 乍驚風物異鄉關。
百家小聚還成縣, 三面無城卻倚山。
帆影依依楓葉外, 灘聲汩汩碓床間。
雨蓑煙笠嚴陵近, 慚愧清流照客顏。
這首詩既描繪了眼前景物的特色,又烘托出內心的感受,情與景水乳交融,這是查慎行紀行詩最為人稱道之處。康熙二十二年,作者三十四歲,剛從貴州回來不久,由于家鄉歉收,又到江西去游幕。從海寧溯浙江到桐廬,路程不遠而風物迥異。詩一開頭寫“江勢西來灣復灣”,抓住了富春江山重水曲的特點,與海寧地區的岸平水緩迥不相同,點出了又一次離鄉背井的感觸。“異鄉關”三字承上啟下,轉入對桐廬的描繪。頷聯寫百家小聚,倚山臨江的形勢,是舟中望山城。頸聯寫帆影灘聲是舟行所見所聞,由海寧到桐廬已驚風物迥異,再往前去呢?詩人想到前面就要過七里瀧(子陵灘)了。這一段江流,自來有“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之譽,而清流一詞又義含雙關。作者想到嚴光的蓑笠不仕,而自己則仍將游幕他鄉,臨清流而自照,不免興愧嘆之情,表達了此行的復雜心情。
上一篇:《雨后池上·宋·劉攽》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雪中望岱岳·清·施閏章》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