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之琦·好事近》原文賞析
紙 鳶
片羽又青云,搖揚半天春色。莫羨兒童牽引,怕東風無力。
微茫纖綆系虛空,遠影定誰識?偏是綠楊煙外,有流鶯窺得。
這是一首詠物詞。“紙鳶”即風箏。
詞作一開頭,便著力描繪紙鳶在空中飄揚的形象。“片羽又青云”,“片羽”是比喻,指風箏。這句的意思是,紙鳶扶搖而升,直上云天。詞語極為洗煉。紙鳶白色,云青色,色彩也夠明麗,相映成趣。“搖揚半天春色”是說風箏在天空高高飄揚,搖曳多姿,給絢麗的春色增添了勃勃生機。詞首兩句寫風箏的動態形象,用墨經濟,狀物生動、逼真。接下來“莫羨兒童牽引,怕東風無力”兩句,用高飛的紙鳶抒寫感受。“怕東風無力”難以升空,喜有兒童牽引。上天后又“怕東風無力”墜落塵埃,慶幸中帶著幾分不安之意。
下片“微茫纖綆系虛空”換頭,牢扣“牽引”寫實。“綆”原為汲水繩索,這里指風箏的牽引線。風箏已飛得很高了,隱隱約約的牽引線就象系在虛空中一樣。“微茫”一詞既寫紙鳶高遠,又言“纖綆”細微。“系虛空”三字暗示紙鳶所潛伏著的危險,形象地解釋了“怕”的第二點原因。寫到這里,詞人意猶未盡,巧妙地用“遠影定誰識”一句設問,暗把立意引向更深一層。從字面看,“遠影”只指紙鳶飄得愈益高遠,實際上是緊承上面“怕”字,只有那置身于“綠楊煙外” (太平景象)眼明聲美的黃鶯才能看得真切。結語自然工巧,委婉蘊藉。
詠物詞,或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紙鳶》一詞寄意尤深。作者二十七歲中進士,爾后仕途平坦,先后擔任翰林院編修,湖南、廣西巡撫等職,已屬出人頭地的高位。周所生活的清嘉慶、道光年間,已是中國封建社會日趨衰落的時代,君主昏聵,政治腐敗,財政困窘,貪官肆虐,民怨沸騰,反抗疊起。清統治者又大興文字獄,恣意鎮壓進步文人,搞得知識分子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周既在朝廷做官,又出巡湖廣,深諳時弊,而心情未免惴惴。因此,他在廣西任上就以病乞休,知機下野。本詞可以說是他告退前內心的寫照。詞人以紙鳶自況,“莫羨”兩句道出了他的憂慮和擔心: 常有身“系虛空”的惶惶感。
丁紹儀在《聽秋聲館詞話·卷十五》中評周詞: “綺麗縝密,直逼草窗 (南宋詞人周密) ,《紙鳶》一詞,寄興尤婉。” (《詞話叢編》)甚為中肯。
上一篇:《陳維崧·好事近》原文賞析
下一篇:《王士祿·如夢令》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