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禰衡2
南岳有精,君誕其姿3;清和有理,君達其機4。故能下筆繡辭5,揚手文飛6,昔伊尹值湯7,呂望遇旦8,嗟矣君生9,而獨值漢10。蒼蠅爭飛11,鳳凰已散12。元龜可羈,河龍可絆13。石堅而朽,星華而滅,惟道興隆,悠永靡絕14。君音永浮15,河水有竭;君聲永流,旦光沒發16。余生雖后,身亦存游17,士貴知己,君其勿憂。
1 本文見于《全后漢文》。吊:祭奠。張衡:東漢人,古代偉大的科學家,世界上最早的天文與地震儀器的發明制造者;也是著名文學家,詩賦傳世。晚年受宦官迫害。2禰(mi)衡(173-198):有才辯,剛直傲慢,因侮慢曹操等被殺害。3“南岳”二句:意為南岳的精氣,您汲取它而降生。南岳:即衡山,在湖南省。姿:同“資”,取。4“清和”二句:意為天下的清明暢和之氣,您明了它們的主旨。機:樞紐、關鍵。5 繡辭:文辭華美。6 文飛:意為文章傳揚遠方。7“伊尹”句:伊尹本為奴隸,得到商代開國君王湯的任用,輔佐湯建立商朝。值:遇到。8“呂望”句:意思是說呂望遇到了周文王,才成了與周公一樣的功臣。呂望即呂尚,傳說他隱居垂釣時被周文王發現。旦:即周公姬旦,周朝賢相。9 嗟(jue):嘆辭。10值漢:趕上漢朝。11 蒼蠅:比喻東漢時把持朝政的宦官。12 鳳凰:比喻正直的賢才。13“元龜”二句:寓意正直而有才能的人被束縛。元龜:大龜,古代認為是神物。羈(ji):羈絆、捆束。河龍:龍馬,古代認為是神物。絆:系足,捆住腳。14“石堅”四句:意為堅石可朽,星光可滅,惟有真理隆盛,流傳久遠不會斷絕。靡(mi):無。15永浮:意即不會沉沒。16旦光:早晨的陽光。沒(mo)發:時沒時發,即時隱時現。17存游:存在、游動。意為存游于“道”之中。
【析點】 禰衡才高氣傲、秉性剛直,不容于當世;張衡詩賦文采飛揚、為人正直而受宦官迫害,因此禰衡雖晚于張衡近百年,仍自詡為張衡的知己。如此則這篇短文既是后人對前人的祭悼,更可說是生者對已故知己的內心傾訴。
吊文先以六個文句盛贊張衡的人格與文學成就,接著以八個文句慨嘆張衡生不逢時;再以八個文句寫道將永存、張衡也定然不朽的信念;最后四個文句表示對張衡崇敬與安慰的知己之情。全文感情深沉而剛健,情緒激憤而堅定,悼念前人,抒發感慨,也流露出對東漢時期政治的不滿以及對真理的追求。
吊文不僅含義深刻而且情文并茂。作者以“南岳之精”與“清和有理”引發張衡的人格與文才;以伊尹、呂尚的際遇對比張衡的不幸;以蒼蠅和鳳凰分別喻指小人和賢才;以石朽星滅、河枯光隱反襯張衡的精神不朽:這不僅增強了吊文的形象性與生動性,更重要的是加強了吊文的感情色彩和打動人心的力量。
全文用四言句式且用韻,是駢體形式,但因內蘊豐厚且情辭深摯而具有整飭和諧的莊嚴美,卻絕無生硬呆板堆砌之嫌。
上一篇:《右溪記》原文|翻譯|賞析
下一篇:《名讀書》原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