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維崧·好事近》原文賞析
夏日史蘧庵先生招飲,即用先生喜予歸自吳閶過訪原韻
分手柳花天,雪向晴窗飄落。轉眼葵肌初繡,又紅欹欄角。
別來世事一番新,只吾徒猶昨。話到英雄失路,忽涼風索索。
史蘧庵即史可程,字蘧庵,史可法之弟。當時流寓宜興,與作者交往唱和甚多。吳閶,即今蘇州。春秋時為吳國都會,今古城蘇州有閶門。詞人從蘇州歸家后,應邀與史可程相聚,交談甚歡,有感于英雄失路而奮筆寫下了這首詞。
詞的上片描寫自春至夏的自然景象; 下片抒發懷才不遇的無限感慨。開頭“分手柳花天”兩句,追記他們分別時的情景。“雪”,形容柳絮。在我國古代詩詞中,柳作為惜別送行的象征物。北宋詞人周邦彥的名作 《蘭陵王》,抒寫離情即以柳為發端: “柳陰直,煙里絲絲弄碧。”因此我們不能把起首兩句單純看作描寫春日柳絮飛舞的自然風光,而是借詠柳花以抒離別之情。“轉眼葵肌初繡”兩句,畫面物象由春日風光變換成夏天的景象。“葵肌初繡”,形容初開的向陽葵花,猶如繡成的一朵美麗的鮮花。詞人從分別到歸來,轉眼之間,不覺過了一個季節。春光已消逝,夏日早降臨。一株株向日葵綻開了花朵,而庭院欄干轉角處的紅花正在盛開。上片側重于寫景。任何寫景,主要是為了抒情。那么作者所要表達的真實感情是什么呢?詞人沒有在寫景中透露,這就是構成下片抒情的重點。
換頭“別來世事一番新,只吾徒猶昨”兩句抒情。“吾徒猶昨”,是指作者與史可程輩依然如故。他們兩人都經歷了翻天覆地的社會大變動,有著共同的侘傺身世遭遇。尤其是陳維崧入清后,長期不得志,饑驅四方,備嘗顛沛流離之苦。他曾在《賀新郎》詞中感嘆: “自古道,才人無命。”所以在這里的 “只吾徒猶昨”一句,蘊含著懷才不遇的牢騷,不過措詞宛轉,沒有象杜甫《醉時歌》:“諸公袞袞登臺省,廣文先生官獨冷”,那樣直率地表達出來。
結末“話到”兩句,縱筆抒懷,而在景中寓情,感慨不盡。“索索”,指風聲。英雄失路,反映了作者長期不入仕宦的壓抑心態。他曾在《賀新郎》詞中寫過“話到英雄方失志”的句子,可見這種不得進身的悲憤已積淀在他的心靈深處,并非一時信口的牢騷。末二句以景結情,含思深沉,從平靜敘述中顯示出一股內在的感人力量。
上一篇:《李齊賢·太常引》原文賞析
下一篇:《周之琦·好事近》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