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小鸞·南柯子》原文賞析
秋 夜
門掩瑤琴靜,窗消畫卷閑。半庭香霧繞闌干。一帶淡煙紅樹、隔樓看。
云散青天瘦,風來翠袖寒。嫦娥眉又小檀彎。照得滿階花影、只難攀。
《南柯子·秋夜》詞共兩首,此乃第一首,選自《返生香》詩詞集,清人陳廷焯編《詞則·別調集》卷三選此。
這是一首寄景抒情之作,通過描繪眼前實有之景,寓情于景中。前片四句,著意寫秋夜之凄清朦朧,夜幕在靜悄悄中降下之后的景色: 門關閉了,玉飾之琴聲聽不到了,窗插上了,畫卷也看不到了。“消”在這里是動詞,“窗消”不好理解,似可作窗子落下來之意,亦可作窗子銷上之解,總之是窗子也關起來了。近看庭院里花叢之中的水氣繚繞著回廊里的闌干。遠望過去,在樓的背面正有一縷淡淡的煙霧象條帶子似地纏繞在月光普照的紅樹之間。夜霧彌漫,是南方秋夜常見之景象,耐人尋味的是“半庭”而不是“滿庭”,為什么呢?一則含有月光照耀之明處,不易看到霧氣,再則或是居住之所已經燃起燈燭,亦不易看到霧氣。亦可能是花叢回廊之處易于看到霧氣,而庭院中總有一邊看不到者,故云“半庭”,而不說“滿庭”。由此可見,作者小小年紀,異常機敏,對日常所見之景象不但觀察細致,且能形諸筆端,頗為不易。
接下去后片四句,著意寫秋夜之蒼穹高遠,彎月悄悄照耀大地的景色: 云霧散開了,碧藍碧藍的天空變得清瘦了,微風吹進青綠色的衣袖里,覺得有些秋寒了。一鉤彎月象美人的秀眉一般,高掛在天上,照得滿階的花影,想去采摘,而花影又是無法采的,所以說“難攀”。這首詞的警句是“云散青天瘦”,“青天瘦”是清瘦,即天清澄了,與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的 “潦水盡而寒潭清”相似,構思乖巧,有異曲同工之妙,這對一個未經涉世的十多歲女孩來說,表現出的才氣亦可與須眉相比。陳廷焯說: “‘云散’五字新警。” (《別調集》卷三眉批) 的確如此,這是一句不落陳套之語。“風來翠袖寒”寫秋風襲人,亦凄寒可知,這不禁使人聯想到馮延巳的 “獨立小橋風滿袖” (《鵲踏枝》)的凄苦之情。最后兩句更流露出一種無奈的惆悵和紛亂的心緒。
秋夜,這個主題在古詩詞中已經寫得很多,這首詞雖無多少深意,卻表現出了作者耳聞目睹的秋夜之秋聲的蕭瑟之氣和她內心深處的一份抑郁迷亂之情,雖鮮見諸文字,卻淡淡地含蓄在詞的字里行間,給人一種朦朧而實在的美感和藝術享受。
上一篇:《葉小鸞·南柯子》原文賞析
下一篇:《錢維喬·南柯子》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