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
一望無涯的綠茸茸的——
是青苔?是蔓草?是禾稼?是病眼發(fā)花?——
只在火車窗口像走馬燈樣旋著。
仿佛死在痛苦底海里泅泳——
他的披毛散發(fā)的腦袋
在禁啞無聲的綠波上漂著——
是簇簇的楊樹林鉆出禾面。
綠楊遮著作工的——神圣的工作!
骍紅的赤膊搖著枯澀的轆轤,
向地母哀求世界底一線命脈。
白楊守著休息的——無上的代價!——
孤零零的一座禿頭的黃土堆,
擁著一個安閑,快樂,了無智識的靈魂,
長眠,美睡,禁止百夢底紛擾。
啊!神圣的工作!無上的代價!
【導(dǎo)讀】
底層的印象
聞一多不是風(fēng)花雪月之人,他看到了別樣的底層、別樣的田園、別樣的綠色。
綠色往往代表著生機(jī),但在聞一多寂寞壓抑的心靈的參照之下,“一望無涯的綠茸茸的——/是青苔?是蔓草?是禾稼?是病眼發(fā)花?——/只在火車窗口像走馬燈樣旋著。”“走馬燈”這一比喻,加重了迷亂匆促的氛圍。
曠野中的高大漂亮的“楊樹林”,在他的筆下,竟然“仿佛死在痛苦底(的)海里泅泳——/他的(它的)披毛散發(fā)的腦袋/在禁啞無聲的綠波上漂著”。假如不看署名,還以為是波德萊爾的作品呢。
同淺薄的田園詩人不同,他直視底層的沒落、勞動的艱辛:“骍紅的赤膊搖著枯澀的轆轤,/向地母哀求世界底(的)一線命脈。”而旁邊,是“孤零零的一座禿頭的黃土堆”。
新文化運動之后,受蘇俄之影響,中國作家也動不動就歌頌體力勞動的偉大。聞一多雖然不反對,但也絕不那么濫情。
上一篇:聞一多《紅豆(四十二首)·十四》原文賞析
下一篇:聞一多《發(fā)現(xiàn)》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