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獻·青門引》原文賞析
人去闌干靜,楊柳晚風初定。芳春此后莫重來,一分春少,減卻一分病。
離亭薄酒終須醒,落日羅衣冷,繞樓幾曲流水,不曾留得桃花影。
這首詞寫相思之深和傷春之苦。時候正當春和景明之際,詞中的主人,心情卻不好,因為她心中的那個人,離她而去了,看那意思,一年二年都不一定回來,于是她睹物傷情,說了這么一篇意思?!叭巳リ@干靜”,一開始就寫出一片孤寂來。這個“人”,自然是她所深情掛念,不希望離去又不得不放他離去的那個人,這里,我們可以理解為年青女子所心愛的郎君。闌干,從下文看來,這是“離亭”上的闌干??磥砬樾问沁@樣的:她的心上人要走了,她來到離亭,為他餞別,離愁別恨已攪得她心神不寧,又吃了幾口“薄酒”,神情心緒,便有些紛亂了。她也許哭了,這就更加使她有些迷亂朦朧之感。過了許久,她醒了,睜開眼睛一看,她的心上人已經無影無蹤,離亭內一片寂然。剛才他們一起扶倚過的闌干,仍然靜靜地,象什么事情也不曾發(fā)生過似的。人去了闌干才“靜”,說明人未去之時,他們是很不“靜”的,說不定在她的腦子里,闌干是旋轉的、倒垂的,或是怎樣怎樣的?!皸盍盹L初定”,進一步烘托了環(huán)境。晚風,說明是在傍晚。初定,是剛剛定??梢妱偛欧质謺r,晚風還是很急的。楊柳,是作者特意點出的特殊事物,因為折柳送別,是古代詩文中常用的故事。剛才,當她折柳送給他時,楊柳在晚風中,是那么飄擺不安,現在人去了,樓空了,風也小了,楊柳也沉靜下來。這些都意味著這里剛剛經歷過離別的巨大痛苦,和現在已陷入別后的巨大寂寞之中。雖然她的內心很哀涼,但眼前的景物似乎全不理解,風定日晚,楊柳依依,還是一派春光。于是她的心思便轉到春天上來?!胺即捍撕竽貋恚环执荷?,減卻一分病?!边@個春天,她大概過得很沉重,為了他的要遠離,她不僅沒心思去留連春光,反而有些怕見春色似的。是的,春光對于愛戀中的情人來說,可能是一種天賜,也可能是一種摧殘。她知道,今春她的心情已如此的不堪,明年,當她一個人面對芳春的時候,是一定要生“病”的。因此,她希望“芳春”此后不要重來,少來一分,她的病就會減輕一分。這一方面說明她的“病” 之沉重,另一方面,也說明她的“病”無可救藥,因為“芳春”是一定會重來的,她的病不僅“減卻”不了,而且還會“多一分春,加重一分病”。這種情緒很典型,人們常常會向無望之中尋求希望。比如一個離鄉(xiāng)背井的人,常常希望不要有佳節(jié);一個失戀的人,往往怕看到別的戀人們的親昵,這并不是說“佳節(jié)”或“親昵”有什么不好,而是因為它會撩撥起人們心里的傷痛。這位女子現在就是這樣,她希望在他沒歸來之前,永遠不要有春天。
下片,“離亭薄酒終須醒,落日羅衣冷”,遙遙與開頭相照應。感到“闌干靜”,正是因為“薄酒醒”,“晚風初定”和 “羅衣冷” ,都是“醒”后的感受。這兩句,把上片的天真的幻想,擊得粉碎,把她拉入冷酷的現實中來。春天還是會來的,“病”還是“減卻”不去的,能治她的“病”的,只有那個人的歸來。現在,歸來已是不可能了,那么,這周圍是否還有他的“蹤影”呢?“繞樓幾曲流水,不曾留得桃花影”,我們看到,當她痛感他確實遠去的時候,她一個人在樓上到處尋找,希望能發(fā)現點什么,結果什么也沒有。那“幾曲流水”,也許是過去他們常去的地方吧,如今,水還在流,只是看不到“桃花”的影子,“桃花”,這里代指有情人。人既是遠去了,“影”又確確沒留下一點,可見離別的徹底,也可見她的內心悲涼孤寂之甚。
這首詞全篇都是寫相念之深切和孤獨之難耐,纏綿婉曲,若不勝情。但卻說得含蓄深隱,委婉不露。全篇不下一字情語,只是寫“靜”,寫“醒”、“冷”,寫“楊柳”、“桃花”,但主人公的巨大落寞之情,便傳達得淋漓盡致。“芳春”三句,實是“怨春”,甚或是在“怨人”,但卻從“勸”發(fā)出,勸其“莫來”,為的是減“病”,實際則是說,因為“芳春”的來,而增加了她的“病”,說得何其曲折深婉,動人心魄! 清人陳廷焯評這首詞是: “透一層說,更深。即 ‘相見爭如不見’意。”又說,“此詞凄婉而深厚,純乎騷、雅。” (《白雨齋詞話》五)
上一篇:《王夫之十首·青玉案》原文賞析
下一篇:《虞集·風入松》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