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基·沁園春》原文賞析
萬里封侯,八珍鼎食,何如故鄉! 奈狐貍夜嘯,腥風滿地,蛟螭晝舞,平陸沉江。中澤哀鴻,苞荊隼鴇,軟盡平生鐵石腸。憑欄看,但云霓明滅,煙草蒼茫。
不須踽踽涼涼,蓋世功名百戰場。笑揚雄寂寞,劉伶沉湎,嵇生縱誕,賀老清狂。江左夷吾,隆中諸葛,濟弱扶危計甚長。桑榆外,有輕陰乍起,未是斜陽。
劉基是由元入明的人物,元亡時他五十九歲,明朝建國后七、八年他就死掉了。他在至順二年 (1331) 中進士后,曾在元朝做過官,但都不很得意。直到至正二十年 (1360) 五十歲時,應聘至南京,受到朱元璋禮遇,才得以參與機要,籌劃用兵,成為輔佐朱明建國的元老勛臣。其《題太公釣渭圖》: “偶應飛熊兆,尊為帝者師。”有夫子自道之意。由于劉基長期生活于元蒙統治下,宦途坎懔,對當時的政治黑暗觀察深切,故其前期詞多揭露黑暗、憂憤現實之作。本篇即可代表。元惠宗至正中期(約為十八、十九年) ,元將石抹宜孫守處州,劉基曾為其佐。后棄官歸隱青田。石抹,字申之,性警敏好學,長于詩歌,《新元史》有傳。《古今詞話》云:“劉文成未遇時,便與石末元帥填詞贈答。時石末方鎮江浙,而文成每以《滿庭芳》、《滿江紅》調寄之。”這首《沁園春》當作于退處青田時。本集題作《和鄭德章暮春感懷呈石末元帥》,文字略有不同。
這首詞懷著憤慨的激情批判了元代社會的黑暗,肯定了歷史上有所作為的政治家扶危濟世的壯舉,流露出作者崛起亂世、輔翼明主、整頓乾坤的宏偉抱負。
上片寫元代社會黑暗,豺狼當道,賢良遭殃,政局十分動蕩。起拍三句由對面入題,言立功不如歸隱:“萬里封侯,八珍鼎食,何如故鄉。”這里暗用《后漢書》班超立功西域,封定遠侯,思鄉求歸的典實,說明為國建功,享高爵厚祿,膳備八珍,列鼎而食,雖富貴至極,亦不如優游故鄉,自在而瀟灑。“奈” 字筆鋒一轉,帶起以下七句,把人們的目光引向了現實:“奈狐貍夜嘯,腥風滿地,蛟螭晝舞,平陸沉江。中澤哀鴻,苞荊隼鴇,軟盡平生鐵石腸。”“狐貍”四句以隱喻的手法極寫元統治者入主中原造成的巨大災難。“狐、貍、蛟、螭”這些為患人類的兇獸,深夜狂嗥,白晝亂舞,或殘害生靈,弄得滿地血雨腥風,或降水發洪,吞沒田野村鎮。這幅群兇肆虐圖,正是元蒙野蠻統治下社會黑暗的寫照。在這種陰暗的時代,苦難中的人民如遍地哀鴻露棲于草澤,有志之士也不得象高翔的鷹隼,而是蟄伏于荊棘。這種慘景,真會使鐵心石腸之人也為之痛心灑淚。“軟盡平生鐵石腸”,正表現了詞人深切的同情心和正義感。以上直傾胸臆,收拍以景結情。“憑欄看,但云霓明滅,煙草蒼茫。”詞人面對中原大地,放眼環視,只見云霓變幻,忽明忽暗,凄煙衰草,一派蒼茫無際。這是眼中實景,也是當時風云變幻、時局動蕩、前景迷茫的政治形勢的顯影。“云霓明滅”,形勢在急劇地變幻,迷惘中還存在著某種希望。這就為下文的攄布壯懷,設下了引線。
下片攄寫濟世拯時的壯志和雄心。過片緊承上意,謂處如此亂世,不宜自甘失落,孤獨自處,而應奮力進取。“不須踽踽涼涼,蓋世功名百戰場。”借用《孟子·盡心下》“古之人,行何為踽踽涼涼”語,否定索居獨善的處世觀。踽踽,孤獨貌。人生一世,何為那樣孤獨冷清。蓋世功名總是身經百戰獲取的。兩句豪言體現劉基作為亂世英雄的宏大氣度,振起下片。隨即用品評兩組不同類型的歷史人物,來展現自己的襟抱。“笑”字領以下四句,對楊雄、劉伶、嵇康、賀知章諸人不表贊同。西漢楊雄草《太玄》以自守,不與卿相過往,左思《詠史》詩謂“寂寂揚子宅,門無卿與相。寥寥空宇內,所講在玄虛”; 晉代劉伶任誕縱酒,常乘鹿車,攜酒壺,使人荷鍤而隨之,謂“死便埋我”。劉基《題陸放翁晚興詩后》有句云: “奈何劉伶輩,賤身若芻狗。徒生天地間,辜負發與手”; 曹魏嵇康憤世疾俗, 放達不羈,每“非湯武而薄周孔”,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唐代詩人賀知章晚年曠放自遣,遨嬉里巷,自號四明狂客。四子皆一代才人,超群軼世,但劉基不滿“楊雄寂寞,劉伶沉湎,嵇生縱誕,賀老清狂”。不贊成他們的輕視現實事功,而拳拳服膺于王導和孔明。“江左夷吾,隆中諸葛,濟弱扶危計甚長。”夷吾,本春秋齊人管仲之名,因相齊桓公,成就霸業而聞名。東晉王導才智過人,知天下亂,曾預為晉元帝司馬睿籌謀移鎮建康,后為丞相輔佐東晉王朝,南渡后又力主“戮力王室,克復神州”,被時人稱為“江左夷吾”; 曾躬耕南陽隆中(今湖北襄陽西) 的諸葛亮在隆中對策中,即為劉備提出了“三分天下”、聯吳抗曹的戰略計劃,拜相后又籌劃“北定中原”、“興復漢室”,于危亂時代建立了出色的業績。作者仰慕兩人的濟弱扶危,贊頌他們計慮深遠。就在這一“笑”一褒中寄托了詞人宏偉的抱負和襟懷。煞拍三句落筆于眼前的實景描寫: “桑榆外,有輕陰乍起,未是斜陽”,桑榆,指日落處,《后漢書·馮異傳》有“失之東隅,收之桑榆”語,也借喻人之晚境。這里以景結情,照應上片收尾,隱隱傳達出一種展望的樂觀的情調。只是在日落以外的地方,乍起輕薄浮云,使天空暫時暗淡,還未到日落之時。“未是斜陽”,充滿自信,流露了建功未晚的高昂激情。
劉基“生平剛毅慷慨有大節,每論天下安危,則義行于色” (《誠意伯劉公行狀》),今讀此詞,足見“其蓋世之姿,雄偉之志,用天下國家之心” (葉蕃《寫情集序》) 。劉基寫此詞不久,就投奔朱元璋,在開創朱明王朝的事業中起了顯著作用,這不是偶然的。這首詞正是他不甘寂落志在有為的英雄胸臆的自然袒露。劉基詞與季迪并稱,足為朱明冠冕。人贊其風骨清逸可誦,小令頗有思致。本篇則與引吭高歌的剛壯一派氣韻逼近,筆力遒健,意象雄俊,談古議今,酣墨淋漓,運用比喻和熔裁典實也能渾化無跡,可說是英雄未遇時憂憤時事傾吐抱負的仰天浩歌。
上一篇:《呂碧城·汨羅怨》原文賞析
下一篇:《高啟·沁園春》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