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祝英臺近 除夜立春》·吳文英
吳文英
剪紅情,裁綠意,花信上釵股。殘日東風,不放歲華去。有人添燭西窗,不眠侵曉,笑聲轉、新年鶯語。舊尊俎。玉纖曾擘黃柑,柔香系幽素。歸夢湖邊,還迷境中路。可憐千點吳霜,寒銷不盡,又相對、落梅如雨。
詞開頭寫節日情景。“剪紅情,裁綠意,花信上釵股。”紅、綠指節日插戴在頭上的花朵,這花朵是剪紙而成的小幡。這首詞里說“剪紅”則有“情”;“裁綠”則有“意”,正暗傳出人的歡樂情意。花信,“花信風”的簡稱,即花期。此處指彩幡。
“殘日東風,不放歲華去。”殘日,一年的最末一日,也就是除夕。東風,是春來的象征。這兩句說除夜將去,立春即來,應題目的“除夜立春”。“不放歲華去”,就正表示出這樣的態勢:欲去未去——除夜;欲來未來——立春。
“有人添燭西窗,不眠侵曉,笑聲轉、新年鶯語”,是指他人,也包括那些“剪紅” “裁綠”的婦女們,她們在“守歲”,從“添燭”、從“笑聲轉”(轉者,不停也),突出的是人的歡樂情景。這種歡樂的氣氛彌漫上片。
“舊尊俎”,關鍵在一個“舊”字,引起后面綿綿不盡的回憶。“玉纖曾擘黃柑,柔香系幽素。”今天黃柑仍盛在春盤里,柔香卻仿佛仍附在那上面,把過去、現在兩種不同的情境聯結到一起:去者已不可復得,“柔香”卻永遠留了下來。寫相思懷念之情,蘊藉含蓄。而這正是作者善練字面、雕琢工麗而又不失于晦澀的地方。
“歸夢湖邊,還迷鏡中路。”吳文英與一位女友在杭州住過十年之久。柳下系馬,他們盡情地欣賞過西湖的艷麗景色。如今舊地重臨,夢中不識路,只覺湖水波光如鏡,卻連先前走過的路也辨認不出來了。
“可憐千點吳霜,寒銷不盡,又相對、落梅如雨。”結尾呼應詞的開頭,寫這“除夜立春”的眼前景象。“吳霜”用李賀《還自會稽吟》: “吳霜點歸鬢。”說自己此刻孤身作客,兩鬢花白,好像沾上千點吳霜,在這“寒銷不盡”的天氣里,對著飄落如雨的梅花,默默無言相對。
上一篇:高觀國《祝英臺近荷花》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
下一篇:德祐太學生《祝英臺近》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