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和
溪水溪花一樣春,東施偏讓入宮人。
自家未必無顏色,錯絕當年是效顰。
這是一首借東施效顰的典故表達詩學思想的詩作。關于東施的故事,最早見于《莊子·天運》,說春秋越國美女西施,因患痛病,常在人面前皺著眉頭,同村中有位丑女以為美,也學西施捧心皺眉,鄰居見了她都遠遠躲開,不愿看見她那捧心皺眉的模樣。這位丑女子在莊子里還沒有姓名,后人根據《太平寰宇記》所載而指丑女為東施,后人也用“東施效顰”比喻以丑拙強學美好。“入宮人”,此指西施。越王勾踐為了打敗吳國,采用美人計,將西施獻給吳王夫差,成為吳王的寵妃(見《吳越春秋》)。故稱西施為“入宮人”。這四句詩哲理性很強,意思是說:在同一村子里,溪水流淌,溪花盛開,呈現出春天的氣息,但生長在同一村子里的東施與西施,相貌卻不一樣。東施未必沒有一點值得可愛的地方,她最大的錯誤是事事模仿西施,反而令自己更加丑陋了。詩人在這里借詠西施批評當時詩壇上東施效顰式地一味摹擬的風氣,缺乏創造精神。此詩借典論理,用一個盡人皆知的故事,批評詩壇上復古摹擬的詩風,筆調輕松灑脫,鋒芒寓于敘議之中,諷刺性頗強,也很有幽默感。
上一篇:貝青喬《自編軍中紀事詩二卷為《咄咄吟》,朋舊多題贈之作,賦此為答(五首選一)》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黃遵憲《山歌(其三)》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