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磵·浣溪沙》原文賞析
夢中作
林樾人家急暮砧,夕陽人影入江深,倚欄疏快北風襟。雨自北山明處黑,云從白鳥去邊陰。幾多秋思亂鄉心。
明昌中,王磵因才德被舉授為鹿邑(今河南鹿邑縣西)主簿,這首詞可能即作于此時。
詞以“夢中作”為題,按歐陽修《夢中作》詩云“酒闌無奈客思家”,此詞主旨亦近于此,言思鄉之情切也。首句以林蔭深處傳出的砧聲起興。砧即搗衣石,古代婦女每逢冬季來臨之前,要為征戍在外的親人趕制寒衣,制衣的布帛須先置于砧上,用杵棰之使其平軟。因此,秋砧在古詩詞中每和鄉愁相關連,如庾信《夜聽搗衣》詩云“秋砧調急節,亂杵變新聲?!珮求@別怨,征客動愁心”、李白詩云“誰憐明月夜?腸斷聽秋砧”等。二句由“林樾”移到江邊,而搗衣“人家”亦過渡為聽砧之人,此佇立江畔之人即全詞之主,所謂“傷心江上客,不是故鄉人”(唐盧僎《南樓望》詩句)是也。首句即已點明“暮”字,則二句中的“夕陽”不只是交代時辰而已。自然界的物色和人心原有同構互應的關系?!叭粘龆?,日入而息”,太陽的興歇猶如萬物動息的號令,而由動入息的夕陽則最能調動、集中起一切歸思?!对姟ね躏L·君子于役》云:“日之夕矣,羊牛下來。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說明日夕之際最能牽惹思歸情懷。以低回留連之夕陽和形孤影單的客子,各自本已楚楚可憐,而它們同映在江水之中,互相依偎,融成一片,又當是如何情味!故“入江深”三字,可說是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一、二兩句已由砧聲引出一凝睇遠眺之人,三句則順流而下抒寫客中之思。“倚欄”句似直書放懷遠望之快意,實際上又是用事?!氨憋L襟”典出東漢王粲《登樓賦》:“憑軒檻以遙望兮,對北風而開襟?!薄兜菢琴x》為賦中寫歸思的名篇,按賦里接著便有“悲舊鄉之壅隔兮,涕橫墜而勿禁”等句,可見詞人著意處仍在表現鄉思的急切和深沉,所謂“倚欄”,不過是遠望當歸罷了。
過片承上,寫倚欄之所見,而江上之景忽又轉晴為陰。雨黑、云陰,謂暴雨將至。適才說夕陽絢爛,此處說雨云忽來,可見江上天氣,瞬息萬變。前人寫江景多注意到此等奇特景觀,如唐韓偓《江行》詩云“云含黑雨日西邊”,宋王安石《江上》詩云“江北秋陰一半開,晚云含雨卻低回”等。此處寫景忽作轉折,正可見風色之堪憂。誠如宋蔡襄《夢中作》詩所云:“天際烏云含雨重,樓前紅日照山明?!庇谡ш幷绲哪獪y變化中,未始沒有對世事反覆的某種隱憂在。更何況這秋天的風風雨雨,使人油然而生遲暮之想。至此,景既由晴倏而轉陰,情亦由疏快翻作悒郁。結尾處以秋思和鄉心擾作一團,正是由物色變化而引起的紛亂心緒。全詞僅六句,卻能情景相生,對內心波瀾作如此深入的觀照,其運思用筆是頗值得取法的。
上一篇:《李齊賢·浣溪沙》原文賞析
下一篇:《湯胤勣·浣溪沙》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