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處除三害》|出典|釋義|例句
【出典】《世說新語·自新》:“周處年少時兇彊俠氣,為鄉里所患。又義興水中有蛟,山中有邅跡虎,并皆暴犯百姓,義興人謂為‘三橫’,而處尤劇。或說處殺虎斬蛟,實冀三橫唯余其一。處即殺虎,又入水擊蛟,蛟或浮或沒,行數十里,處與之俱。經三日三夜,鄉里皆謂已死,更相慶。竟殺蛟而出,聞里人相慶,始知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自吳尋二陸。平原不在,正見清河,俱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無所成。清河曰:‘古人貴朝聞夕死,況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憂令名不彰邪?’處遂改勵,終為忠臣孝子。”又見《晉書·周處傳》,參“江中斬蛟”條。
【釋義】晉周處少年時橫行鄉里,鄉里人將他與山中虎、江中蛟并立為三害。后處殺虎擊蛟,自己又改過自新,為鄉里除了三害。周處仕晉為御史中丞。平原,陸機;清河,陸云。
【例句】周處也曾除三害,我若得那魏征劍來,我可也敢驅上斬龍臺。(馬致遠雜劇《半夜雷轟薦福碑》第三折〔滿庭芳〕)張鎬罵龍王毀碑,因而用周處斬蛟典故。
上一篇:元曲典故《周公捉發吐哺》|出典|釋義|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周宣》|出典|釋義|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