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克己·西江月》原文賞析
久雨新霽,秋氣益清,與二三子登高賦之
人與寒林共瘦,山和老眼俱青。琤然一葉不須驚,葉本無心入聽。氣爽云天改色,潦收煙水無聲。夕陽洲外片霞明,涵泳一江秋影。
這是一首寫景詞,詞人與二三知己秋日出游,此時正值久雨新晴,天高氣爽,登山臨水,不禁詞興大發,于是寫下了這首詞。
詞的開頭兩句,將人(實為自己)和自然對比描寫,構思頗為新巧。因時屆深秋,萬木飄黃,層林落去童童如車蓋的樹葉,漸漸變得蕭條,變得纖細,故用一“瘦”字形容。著一“瘦”字,可謂一字傳神,境界全出。李清照詞有“人比黃花瘦”的名句,以見她的憔悴瘦損。此處將寒林與人比瘦,將秋山與老眼比青,“老”字透露出作者已進入人生的秋天。但詞人并沒有嗟老嘆卑,下文翻出“琤然一葉不須驚”一句。古人曰“一葉驚秋”,此處反其意而用之,說明落葉之聲自己本來無心去聽它,看來詞人對老之將至并不介意,沒有傳統的悲秋感覺,從而表現出作者的曠達的情懷。他正是帶著這種感情去欣賞這美麗如畫的秋景的。
詞的下片,純然是秋景的描繪。秋天氣爽天清,藍藍的天上飄浮著白云,天高云淡,云天之色均與其它季節不同。秋潦偷偷地退去,寂寞而無聲響,輕煙裊裊,秋水茫茫。這幾句景物描繪,正突出了清秋的特色。結尾兩句,寫洲渚之外,斜陽殘照,明麗如朝霞,給人以無比壯麗之感。“涵泳一江秋影”,總收全篇。“一江秋影”即映入秋江的景物倒影:青山、寒林、藍天、白云、輕煙、夕陽、晚霞,在居高臨下俯視秋江時,都交織在一起,映入清澈的江中。
這首詞寫景逼真、細膩、傳神。詞人用散點透視之法,將觀察點周圍上下眾多的景物羅織在一個畫面上,最后用“一江秋影”總攝,使景物有清楚的層次和立體感。詞人如同攝影家一樣,很會取景,他生動而形象地描繪出一幅清秋景物圖。全詞一反千古悲秋的傳統,將秋景寫得美不勝收,詞人自己也沉浸在對秋景的欣賞中。行文中有意將自我與青山、寒林相比照,使人和自然、審美的主體和客體融為一體,構思新穎,給人以清新之感。
上一篇:《完顏從郁·西江月》原文賞析
下一篇:《劉因十首·西江月》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