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劉基·活水源記》鑒賞
靈峰之山①,其上曰金雞之峰。其草多竹,其木多楓、櫧,多松。其鳥多竹雞,其狀如雞而小,有文采善鳴。寺居山中,山四面環之。其前曰陶山,華陽外史弘景之所隱居。其東南山曰日鑄之峰,歐冶子之所鑄劍也。寺之后薄崖石,有閣曰松風閣,奎上人居之。有泉焉。
其始出石罅,涓涓然,冬溫而夏寒;浸為小渠,冬夏不枯。乃溢而西南流,乃伏行沙土中,深不逾尺,而澄徹可鑒,俯視,則崖上松竹華木皆在水底。故秘書卿白野公恒來游②,終日坐水旁,名之曰活水源。
其中有石蟹, 大如錢。有小鰿魚③, 色正黑, 居石穴中,有水鼠常來食之。其草多水松、菖蒲。有鳥大如鸜鵒④,黑色和赤咀,恒鳴其上,其音如竹雞而滑。有二脊令⑤,恒從竹中下,立石上浴,飲畢,鳴而去。予早春來,時方甚寒,諸水族皆隱不出,至是悉出。又有蟲四五枚,皆大如小指,狀如半蓮子,終日旋轉行水面,日照其背,色若紫水晶,不知何蟲也。
予既愛茲水之清,又愛其出之不窮,而能使群動咸來依,有君子之德焉。上人又曰: “屬歲旱時,水所出能溉田數十畝。”則其澤又能及物,宜乎白野公之深愛之也。
(《劉文成公集》)
活水源這條不知名的小溪,僻處深山之中,很少有人來光顧。劉基卻對它產生了深情,并形諸筆墨,使人覺得非常可愛,而心向往之。與一般山水記不同,此記不是描寫景區的旖旎風光,而是突出一個“活”字,著力表現活水源的勃勃生機,以樸素自然、細膩生動的筆觸刻畫出各種小動物的生態。這里有蟹、有魚,有鳥,有蟲,有水鼠,這些小生命都能按自己的天性自由自在地活動生長。這是一塊樂園。因為這里的水是清的,而且永不枯竭,冬暖夏涼,故“使群動咸來依”。活水源的可愛就在于此,在于它的清澈而不窮,滋潤著群動萬物,使這一帶洋溢著生命的活力。作者的審美眼光和描寫方法都是獨特的。清人張汝瑚評此文云: “記活水源,卻不極力寫活水源,但就一二草樹蟲鳥不緊要處,寫得活潑潑地,而水源之活,不減頰上三毛矣。如此用筆,真是絕世神奇。” (《明八大家文》)
作者又從自然現象聯系到人事,以活水源比擬“君子之德”。君子澤被萬民,與活水霑溉群動,是很相似的。這也是作者和他所敬仰的白野公所以深愛活水源的根本原因。比擬貼切自然,深化了主題。
上一篇:《魏晉南北朝·沈約·棋品序》鑒賞
下一篇:《宋·蘇軾·游沙湖》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