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史達祖詞《雙雙燕·詠燕》原文|注釋|譯文|翻譯|鑒賞
過春社了,度簾幕中間,去年塵冷。差池欲住,試入舊巢相并。還相雕梁藻井,又軟語商量不定。飄然快拂花梢,翠尾分開紅影。芳徑,芹泥雨潤。愛貼地爭飛,競夸輕俊。紅樓歸晚,看足柳暗花暝。應自棲香正穩,便忘了天涯芳信。愁損翠黛雙蛾,日日畫闌獨憑。
(據王氏四印齋本《梅溪詞》)
史達祖生卒年不詳,字邦卿,號梅溪,汴(即今河南省開封市)人。曾為韓侂胄堂吏,韓敗,史受黥刑。詞以描繪細膩、辭藻工麗為長,失之纖巧。著有《梅溪詞》。
這是史達祖的代表作,在南宋詠物詞中也堪稱絕構。關于這首詞的成功經驗,歷代論者曾從各個不同角度進行總結,例如:“不寫形而寫神,不取事而取意,白描高手。”(卓人月《古今詞統》)從形與神關系上探討詠物詞的藝術創作規律,這是很有意義的。但是,也有些論說不無偏頗之處。例如: 有的過分強調寄托而加以拔高,以為“紅樓歸晚”以下六句,“譏不思恢復,宴安鴆毒之非,喻中原父老望眼欲穿之苦”。并以為,這就是春秋之筆。(陳世宜《宋詞舉》)如果從詞作所呈現的意境說此詞,我認為,應該著眼于最后兩句:“愁損翠黛雙蛾,日日畫闌獨憑。”這就是說,詞作詠物,但有人在,而且所詠之物也是從人的眼中看出來的。只有從這點出發,才能探知詞作的真正含義。以下試以詞作中的“人”,即“紅樓”佳人的觀感解說此詞。
上片寫燕子試入舊巢并飄然而去的種種情形。起調三句為一般敘事,交代燕子歸來的時間和地點。春社,舊俗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據傳,燕子在春天的社日北來,在秋天的社日南歸。簾幕中間,既交代舊巢所在,也顯示這是富貴人家。意即經過一年時間,燕子又回到它們布滿塵灰而又冷冷清清的舊居。接著描繪燕子的活動,在活動中展現其形與神。燕子來歸舊居,乃一般物理使然,似與人事無關,但在“紅樓”佳人看來,卻充滿人情味。“差池欲住,試入舊巢相并”。二句謂燕子要在這里住下來,并且試著入巢相并。“差池”,表現飛翔時羽翼參差不齊的形狀。“相并”,表現成雙成對的親昵神態。“欲住”與“試入”,既體現動作進程,又反映心理變化。“還相雕梁藻井,又軟語商量不定。”二句謂入巢之后燕子東張西望,商量個不停。“相”,仔細察看。“藻井”,繪有花紋圖案的天花板。軟語商量,這也是“紅樓”佳人的主觀想象。那么,商量的結果又是如何呢?“飄然快拂花梢,翠尾分開紅影。”二句謂燕子雙雙飛快地掠過花樹梢頭飄然而去,綠色的尾剪把枝頭的紅影分開。至此,回歸舊居的燕子,從“飛度簾幕”到“試入舊巢”、“軟語商量不定”,到“飄然”而去,其活動的全過程已敘寫完畢。
下片寫“紅樓”佳人對于燕子貪看“柳暗花暝”、“忘了天涯芳信”的埋怨情緒。過片四句,補足燕子飛出“紅樓”的活動情景。“芳徑”,二字短句,葉韻。此句承接“飄然快拂”,寫燕子去處。“芹泥隨燕嘴,花蕊上蜂須”謂燕子銜泥補巢。貼地爭飛,競夸輕俊,寫其銜泥時上下翻飛的情狀。這也是一般物理。但是,在“紅樓”佳人眼中,燕子此番出行乃是為了顯耀自己并尋找快樂。“愛”字放在此處,給無情之物——燕子,染上了“我”的主觀情感色彩。如此描繪燕子,也多少包含著責怪之意。“紅樓”以下四句,寫燕子歸巢,睡得很安穩、很香甜。燕子一天的活動,至此已經完結。但是,“紅樓”佳人的情緒活動并未結束。她責怪燕子只顧尋歡作樂而誤了傳遞書信。江淹《雜體詩擬李陵》云:“袖中有短書,愿寄雙飛燕。”謂燕子能傳書信。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載: 長安女子紹蘭,其夫在外經商,數年不歸,杳無音信,曾細書其詩一首,系燕足,竟達其夫,其夫受感動而歸來。“紅樓”佳人獨守空房,對于春社過后歸來的燕子寄予極大的希望,密切注視著燕子的一舉一動,一天一天等候,今天又落空了。“看足”“應自”“便忘了”,充滿埋怨情緒。歇拍二句總結全詞,點明主旨。照理說,燕子歸燕子,佳人歸佳人,兩者互不相干,但一個“愁”字卻將兩者緊緊聯系在一起。說明詞作所描繪的燕子一天的活動,都是從“紅樓”佳人帶著愁思的眼中看出的。燕子的一切活動都與“紅樓”佳人的命運相關聯,所以她“日日畫闌獨憑”,希望燕子帶來好消息。十分明顯,這就是詞作詠燕的用意所在。
上一篇:戲曲·朱㿥傳奇《十五貫》原文|注釋|譯文|翻譯|鑒賞
下一篇:杜甫詩《同諸公登慈恩寺塔;白帝城最高樓;登岳陽樓;登高》原文|注釋|譯文|翻譯|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