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祜·莫愁樂》愛情詩詞原文與賞析
儂居石城下,郎到石城游。
自郎石城出,長在石城頭。
《莫愁樂》為樂府舊題。據《唐書·樂志》:“《莫愁樂》者,出于石城樂。石城有女子名莫愁,善歌謠。石城樂和中復有忘愁聲,因有此歌。”這里的“石城”,是指今湖北鐘祥縣。有人以為是指“石頭城”,即金陵(今南京),實誤。
至于張祜這首詩里的“石城”究系何指,我們不必坐實,詩的女主人公也不必就是莫愁女。古人借舊題中的人或地寫自己的詩,是常有的事。
“儂居石城下,郎到石城游”,表面上看,這里的“儂”和“郎”好象毫不相干。但聯系后面兩句可以知道,居住在石城的女主人公由于一次偶然的機會,與一位到石城游覽的男子邂逅相遇,已經一見鐘情,深深地愛上了他。這是不難理解的,舊時的女子受到禮教的重重約束,通常是很難見到男人的。因此一旦遇到機會,長期遭禁錮的青春猛然喚醒,情感會噴發得格外熾烈。甚至一念之下,不惜以終身相托,把自己的一生幸福完全維系到對方身上。這不是輕率,更不是濫情,而是一種人性的復蘇,一種自然欲望的合理要求。無疑也是一種對不合理的婦女地位的自發反抗。但由于這種感性太缺乏基礎,真正追求到幸福的不能說絕對沒有,但更多帶來的卻是悲劇,產生了許多令人同情、讓人為之一掬辛酸之淚的癡情而又苦命的女子。
“自郎石城出,長在石城頭”。很難說這位“郎”究竟是因故不得不離開,還是已經不愛她而飄然遠逝。總之他的出石城而去已是既成事實。“長在石城頭”,日日盼君君不歸,看來郎去的時間該不短了。一個“長”字,既表現了女主人公的癡情苦等,也暗示了她的命運恐怕不容樂觀。一個少女佇立城頭,朝著一個方向,一動不動。寒來暑往,天天如此,怕是要化成一尊“望夫石”了吧?多么感人肺腑的形象,多么催人淚下的情愫!
這首詩不僅借用了樂府舊題,而且也采用了樂府民歌的寫法。四句詩明白曉暢,毫無難解之處,而且“石城”四次重出。但我們不僅不感到累贅、枯乏,相反在反復吟詠之下,會體味到一種一唱三嘆的悠長韻味和層層加深的情感濃度。形式和內容實在是珠聯璧合,無懈可擊。
上一篇:《李白·荊州歌》愛情詩詞賞析
下一篇:《無名氏·菩薩蠻》愛情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