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辛棄疾詞《沁園春》原文|注釋|譯文|翻譯|鑒賞
靈山齊庵賦,時筑偃湖未成
疊嶂西馳,萬馬回旋,眾山欲東。正驚湍直下,跳珠倒濺;小橋橫截,缺月初弓。老合投閑,天教多事,檢校長身十萬松。吾廬小,在龍蛇影外,風雨聲中。爭先見面重重,看爽氣朝來三數峰。似謝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戶,車騎雍容。我覺其間,雄深雅健,如對文章太史公。新堤路,問偃湖何日,煙水濛濛?
這首詞描寫在靈山齊庵所見的山光水色,其最大的特點便是全用形象比喻手法。寫山,或喻為萬馬奔馳,或喻為謝家子弟,或喻為相如庭戶,或喻為司馬遷文章;寫水,則喻為跳珠;寫橋,則喻為新月;寫松,則喻為龍蛇。這種借用人物、車騎、文章等各類不同的人和物來比喻山勢山容,又不斷采取排比的手法連綴成文,在詩中比較膾炙人口的有韓愈的《南山詩》,在詞中卻是極其罕見,讀來很有別開生面、匪夷所思之感。疊嶂層巒,必有泉瀑;泉瀑奔瀉直下,便想筑堤圍湖,以觀煙水濛濛的景色。全詞結構由此思路而逐漸展開,至歇拍點題便戛然收束,遣詞造語也頗有“雄深雅健”的風格,當是作者的得意之筆。
此詞重點雖在景物描繪,并借以抒發退隱期間的閑適生活情趣,但“老合投閑”三句在自我解嘲之中也流露了年華易逝、壯志難酬、報國無門的哀怨,讀者于此處不可輕易放過。
上一篇:詩歌·梅堯臣詩《汝墳貧女》原文|注釋|譯文|翻譯|鑒賞
下一篇:詞·劉過詞《沁園春》原文|注釋|譯文|翻譯|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