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劉仲尹
騎鶴峰前第一人,不應(yīng)著意怨王孫。當時艷態(tài)題詩處,好在香痕與淚痕。
調(diào)雁柱,引蛾顰,綠窗弦索合箏。砌臺歌舞陽春后,明月朱扉幾斷魂?
這首戀情詞為一位歌女而發(fā),是對幻滅綺夢的美好回憶,抒發(fā)眼下的惆悵之情。
起拍,“騎鶴峰前第一人,不應(yīng)著意怨王孫?!庇昧藘蓚€典故,皆有詩情畫意。前者說這位歌女有周靈王太子姬晉得道后的風(fēng)度。姬晉在嵩山煉道三十余年,捎信家人:七月七日在緱氏山頭等我。至?xí)r,他果然騎著白鶴飛到山頭上,吹笙作鳳鳴聲。家人可望不可即,他招手答謝致意,過了幾天才離去。以此比喻這位歌女的嫻靜、安詳、高潔、技藝之超群,能發(fā)雛鳳新聲;又寫她感情細膩深沉,出污泥而不染,乃“騎鶴峰前第一人”。作者對其贊慕傾注筆端。后者活用漢劉安《招隱士》“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句意,說這位歌女“不應(yīng)著意怨王孫”,使王孫幽怨。這是從對面深一層寫她的人才技藝品性,終于是一個悲劇,使“我”從情癡到抱恨終身。這是高明技巧,作者將感情寫得象萋萋芳草一樣撲朔迷離,朦朧深沉,使人充滿遐想?yún)s又捉摸不住,到頭來又產(chǎn)生濃重的失落感。這樣,我們說作者對這位歌女一往情深是一點也不過分的。過片,“當時艷態(tài)題詩處,好在香痕與淚痕?!苯袢张f地重訪,憶起起那段美好的青春歲月,似乎又見到了她的倩影、她寫的詩,嗅到了她散發(fā)的青春氣息,見到了她為執(zhí)著的愛情不能取得正果而傷心悲啼,那汩汩的清淚永遠在“我”心頭流淌。
下片具體描寫往日情景。換頭三行,“調(diào)雁柱,引蛾顰,綠窗弦索合箏
上一篇:《鷓鴣天·金·劉著》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最后一頁